【熊野古道之三】那智大瀑布是熊野古道必看名勝?全日本最高瀑布,印證日本自然與宗教的和諧共生
熱門文章
ADVERTISEMENT
完走熊野古道——體悟日之心靈聖地

【熊野古道之三】那智大瀑布是熊野古道必看名勝?全日本最高瀑布,印證日本自然與宗教的和諧共生

03.04.2025
鄭煒鏵
鄭煒鏵、部分圖片由和歌山縣觀光交流課提供
8

一切由巨石聖石看起

有了歷史背景,記好關鍵詞,可以開始踏上熊野古道之旅。

跟千多年前的古人一樣:熊野速玉大社、熊野那智大社、本宮大社,熊野三山就是這次的目的地,但欠時間、體力,就以四個轆,偷換時空,人已在和歌山縣的新宮市。

日本神話故事重要一章,熊野速玉大神、熊野夫須美大神、家津美御子大神降臨於神倉山「ゴトビキ岩」。
日本神話故事重要一章,熊野速玉大神、熊野夫須美大神、家津美御子大神降臨於神倉山「ゴトビキ岩」。

貼近民宅間的神石

還記得神明降臨熊野古道上嗎?指的是熊野速玉大神、熊野夫須美大神,及以家津美御子大神降臨於神倉山「ゴトビキ岩」。值得留意的是前兩位大神,那就是「誕下」日本各島的伊邪那岐神及伊邪那美神,而第三位則是他們的神兒。在新宮市內的民居中,走過急斜的五百三十八級石樓梯,終於到達「熊野信仰」的源頭ゴトビキ岩。這處同是創國神武天皇獲得神劍的聖地,連考古學家亦從巨岩底發掘出彌生時代的樂器銅片,相信古代人類早就視這一千五百萬歲的巨岩為神般拜祭。

但如此重要的聖石,卻僅獲得小神社及注連繩,似乎未夠尊重?有說是希望走熊野古道的人不要太辛勞,所以把神宮搬到平地去;於是日本第十二代天皇景行天皇讓主神社搬往距離十二分鐘步程、熊野川旁的現地「熊野速玉大社」,讓神靈降臨的巨岩那邊為新大社的攝社(編按:即附屬小神社,祭祀的神明跟本社主祭神有淵源)「神倉神社」。

在平安時代,速玉大社發展成十二社殿,除了降臨巨岩的三位大神外,還有天照大神、高倉下(編按:日本神話人物,受天照大神之命,把神劍交給神武天皇)等,合共十二位神明,被當地人統稱為「熊野十二權現」,是熊野三山中,最早有「權現」說法的地方,所以鳥居乃「両部鳥居」,附有「熊野權現」四字,速玉大社亦成全國熊野神社的總本宮。

無分階級,任何人都在神社範圍前必須下馬,再走鳥居兩旁,進入熊野速玉大社聖域。
無分階級,任何人都在神社範圍前必須下馬,再走鳥居兩旁,進入熊野速玉大社聖域。

梛樹的祝福

然而,我聽着導遊解說,原來神祇沒有忘本,依然崇拜ゴトビキ岩,還有旁邊的熊野川。神社範圍有千歲的梛樹,乃「權現」的象徵─把葉子扣在笠帽上,便可除惡靈、保路上平安。與此同事,梛樹葉片無中脈,其多條平行細葉脈,令葉片不易撕裂,寓意夫婦關係圓滿,導遊更說放銀包可成為「有錢人」。受神靈眷顧,果然與別不同。

神倉神社

日本和歌山縣新宮市神倉1-13-8

熊野速玉大社

和歌山縣新宮市新宮1

陽光輝耀下的巨石,任何人造建築,都比不上「ゴトビキ岩」的存在。
陽光輝耀下的巨石,任何人造建築,都比不上「ゴトビキ岩」的存在。

天降聖水 神佛和諧聖地

熊野古道上,除了聖石,還有大瀑布。

從巨岩到那智大瀑布,走路的話動輒大半天,但駕車只需三十分鐘。在路上,當我還在惋惜少雨水、瀑布水量不多時,忽然聽到一下下如雷般的震耳聲音,這是由一百三十三米轟下來的水聲,當地人說「全盛期」的那智大瀑布,每秒能下降一公噸的水量;聲音在山谷中迴盪,更激起水霧讓谷中如掛起彩虹的仙境般。如果我活在古代,應該立即跪拜這「從天而降」的聖水。

從熊野那智大社、青岸渡寺,都可以看到大瀑布的氣勢,加上三重塔的伴襯,印證自然與宗教的和諧共生。
從熊野那智大社、青岸渡寺,都可以看到大瀑布的氣勢,加上三重塔的伴襯,印證自然與宗教的和諧共生。

那智大瀑布是難以無視的存在,以各種姿態出現在各大宗教中。在自然宗教中,追隨者普遍相信瀑布聖水具有生產力,所以大瀑布主祭熊野夫須美大神,即孕育日本島的女神(亦名為伊邪那美神)。佛學派說印度佛學高僧「裸形上人」在大瀑布下修行,發現瀑布底有金製觀音菩薩像,搬入佛寺供奉;還有神武天皇東征故事中,一行人由九州乘船至丹敷浦(現在的那智濱)登陸,看到山上一道金光,走近下發現是那智大瀑布,視為大國主神的神體供奉。瀑布不如神石般穩定,連接瀑布的那智河曾多次泛濫,神社搬到去山上,現在的「飛瀧神社」只剩鳥居、參拜台、求籤、上香的地方。

古人相信瀑布聖水具有生產力,所以那智大瀑布區域的神社,主祭熊野夫須美大神,即孕育日本島的女神(亦名為伊耶那美神)。
古人相信瀑布聖水具有生產力,所以那智大瀑布區域的神社,主祭熊野夫須美大神,即孕育日本島的女神(亦名為伊耶那美神)。

樹與重生

用十五分鐘登山走上樓梯,終於到達熊野那智大社——主祭熊野夫須美大神、那智大瀑布,還有大國主神、天照大神等六殿八社。大社規模十足,但跟速玉那邊不同,參拜者只可在禮殿止步,未能親眼看到御本殿;神社腹地亦有神樹,樹齡約八百五十歲的樟木,有稱為「樟靈社」,樹幹中空,大家深信鑽過樹幹,就如返回母體般重生,這次發現日本人深信「重生」,由走古道至入社拜神,都抱有這信念。

朱紅色的神社旁,是踏實原本色的青岸渡寺。在神佛習合的年代,寺廟神社同時供奉高僧「裸形上人」發現的觀音菩薩像,還有各種佛具、經文等等;直至明治維新時,信徒為避免佛堂全廢,自行建立了「青岸渡寺」,千年以來的佛教文化,讓佛寺再次在那智山上復興。

神佛習合的年代,佛學派說印度佛學高僧「裸形上人」在大瀑布下修行,佛寺「青岸渡寺」就在那智大社旁。
神佛習合的年代,佛學派說印度佛學高僧「裸形上人」在大瀑布下修行,佛寺「青岸渡寺」就在那智大社旁。

由自然、神明、佛學信仰交織成的那智山頭,神社、佛寺連同朱紅色、收藏佛像的三重塔(編按:儲藏佛像約在五百年前建成,只惜在一五八一年內戰燒毀,終在一九七二年重建。)那智大瀑布,參拜者無分先後,就是希望一併參拜所有聖地。

沒有了神祇建築,大瀑布人氣依然,撐柺杖亦要到來朝聖求神。
沒有了神祇建築,大瀑布人氣依然,撐柺杖亦要到來朝聖求神。
雖然有不少遊客到「打卡遊」神社,但人人走到拜殿,都修心合十,誠心祈願。這就是日本的文化,無分教派。
雖然有不少遊客到「打卡遊」神社,但人人走到拜殿,都修心合十,誠心祈願。這就是日本的文化,無分教派。

熊野那智大社、青岸渡寺

和歌山縣東牟婁郡那智勝浦町那智山1

那智瀑布

和歌山縣東牟婁郡那智勝浦町那智山

編輯推薦
鄭煒鏵
鄭煒鏵、部分圖片由和歌山縣觀光交流課提供
此焦點之延伸閱讀
返回焦點
完走熊野古道——體悟日之心靈聖地
熱門搜尋
回歸25周年 新聞自由 展覽 環保 食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