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丹,一個限量版名牌。
旅客不容易進入;所以,更加「矜貴」。
兩件事讓香港人認識不丹,一是二◯◯八年梁朝偉與劉嘉玲於當地舉行盛大婚禮,一是一直有報道指當地人的「快樂指數」很高。
西藏以南、印度以北、尼泊爾以東,位於喜瑪拉雅山脈之間,被譽為「香格里拉」式的人間樂土,幸福和神秘,融為一體。
雲層下,看見駐腳於羣山間的一座座小房子、寺廟與農田,不期然感受到不丹的簡約與樸素。與世隔絕,不受兩次世界大戰戰火波及,不丹漸漸發展成為一個環境乾淨、禁塑、街道沒有紅綠燈、國民通曉英語、人手一部智能電話的獨特國度。這個國度,獨樹一幟,既入世,又隱世。
很多旅客視「到不丹一遊」為「成就解鎖」,又有多少人會探問,活在不丹,究竟是怎樣的感覺?不丹人的真實生活如何?蜻蜓點水也好,管中窺豹也好,點點滴滴,見微未必知著,至少,跟不丹人相處,才能明白,樂土的另一面向。

飛機傳來一哄動。
大家紛紛挪移到左邊窗的位置。
從香港飛到不丹,過去多數從曼谷或者吉隆坡轉機,不過,從今年初開始,旅客可以選擇乘搭不丹航空直接飛往不丹,航程只需約五小時。
航機即將抵達不丹之際,左邊可以俯瞰世上最高的山峰——珠穆朗瑪峰。
飛機漸漸從萬尺高空的雲層下降,穿過喜馬拉雅山脈之間的峽谷,準備降落在海拔二千二百三十五米的帕羅機場。
轟轟。落地吸入的第一口空氣,清新、輕薄,帶點田園野郊的味道,畢竟機場跑道與農田和房子相距只有數公里。
步出那座具傳統建築風格的不丹機場,迎面遇見一名高大男子,露出親切的笑容。他身穿一件連身及膝短袍的不丹傳統服裝「幗(Gho)」,正是不丹的資深導遊Kuenley Dorjee。Kuenley習慣為每一位旅客戴上一條印上佛教八吉祥圖案的白色絲巾。當地人相信,這能夠招來好運。

離開機場,沿路建築,看起來一式一樣,原來不丹法律要求,不論公共或私人建築,都必須按照傳統外觀建造,至於怎樣才符合「傳統外觀」,當局還真的制定了相當明確的指引。
Kuenley一邊講解,一邊解答我對當地人生活的一些疑問。
沿途的農舍,屋頂不少插上了一支伴有紅黃藍三色帶的白色旗幟。Kuenley說,如果白色旗是簇新的,代表那一家農戶已經邀請僧侶到家進行一個名為”lochey”的年度儀式,一方面代表感謝,一方面保佑來年風調雨順,農戶一家人健康和平安。



鳴謝:不丹航空、不丹旅遊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