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ertisement
林偉欣.LifeStyle In White

Charlotte In White:食器與城市

專欄
2020.05.22

89charlotte01a

最近在社交媒體上重看自己這幾年的Hashtags,發覺除了日常穿搭造型外,最多的Post就是食物照。我不是食評家,頂多是個「為食妹」,相信要不是五年前成為了素食者,我也不會熱衷於又寫又拍照。而喜歡上一件事,則會講究起來。這次談的,非食物,而是和食物相互配搭的—食器。
Fine-Dining,相比起味覺,對我來說更是視覺上的享受;每間餐廳,也受到不同地方和主廚的風格影響。印象中最深刻的,是在冰島Moss Restaurant的北歐菜。那一道以灌木造型的燒蔬菜,放在原木盤子上,再用草木包圍着,眼前的餐桌瞬間變成森林;而另一道,外形做得酷似青苔般的雪葩,放在造型像藍湖的陶瓷小碟上,彷彿冰島的美麗景色都被廚師們化為餐桌上的風景。另一個印象深刻的經驗,則是在香港吃Sow Vegan的純素私房菜,每個盤子的形狀和物料也非常有質感,一邊吃着美食,腦海都忍不住讚歎着:這些食器真的太美了!
自自然然,我也想把這些質感食器帶回家—我希望在每一次下廚、吃飯之時,也被同樣的質感包圍着。自此,在不同地方留意並搜購食器成為了我旅行時的習慣。日本食器精緻優雅,幾乎每一次也會帶好幾款回家。好幾年前,去過京都手作市集Tezukuri-ichi Market,相比其他市集傳統的工藝較少,可是本土新派的創意手作卻可以找到很多;那一次,我就買了好幾個陶瓷小碗和一塊大陶瓷板(用來放芝士水果剛剛好!)。因為大多都是店主親自擺檔,食器價位比起在商店購買會相宜很多,還可以直接和他們交流呢!
而木材食器,我則喜歡到泰國找,款式多、價錢又便宜。每次去曼谷旅遊,都一定會預留一整天到翟道翟周末市集逛。那裏的家具、廚具和食器選擇多如天上繁星,只要耐得着悶熱,細心一間間去逛,一定會「執到寶」!
最後一個喜歡搜購食器的城市,是倫敦。在Cambodia Flower Market中,有一間可愛的天藍色小店叫Nom Living,步入高樓底的店中,會看到牆壁的櫃上面盡是各式各樣、不同材料造的食器。除了陶瓷,還有椰子木、肉桂木等等,全部也是在英國設計,並配合越南的工藝技術所造的。雖然是家庭式營運的小店,其高質素的食器卻是無數米芝蓮餐廳、高級酒店及食物造型師所喜愛的。照片中的鄉村風白色小咖啡杯,便是我近來最喜愛的食器。
要色香味俱全,就在一件好看的食器開始!

星級企業大獎2020 莫文蔚 聲夢傳奇
人氣 TRENDING
王力宏 梅艷芳 李靚蕾 姜濤 MIRROR ERROR 張家朗 香港小姐 聲夢傳奇 炎明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