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ertisement

排練舞台劇《愛與人渣》的時候,特喜歡觀察導演(方俊杰)如何導戲。如何跟演員溝通,才能讓大家對他心中的取向獲得透徹理解?怎樣向演員解說角色內心的事?(內心的事,而非僅止「內心戲」)那言詞辨不清的內心哦,那演出來與不演出來的抉擇哦……實在獲益良多。我從導演身上學懂什麼呢?哈哈,偷師的,偷了,就是我的了,才不告訴你哦。另一邊廂,我悄悄觀察一眾演員(包括自己),對於演員們的疑惑和需要,認識得更為立體。演員們之間如何對同一份劇本懷着差天共地的理解?他們在哪裏感到不通順?通順,是否經已足夠?還有其他可能性嗎?導演如何偵測值得跟演員討論的點子,而非將演員當作是難纏的工具?大家一起「再創作」,使故事一直進化;劇本,甚至導演的指令,都不是梗死的,讓故事一直保持着生命吧。

朋友和訪談記者紛紛問起我是否「開始要演戲」,不是哦。絕不。人成長以後,漸漸認同一個說法:跟誰合作,比起幹什麼更重要。跟聰明的、用心的人合作,一直學習,一直偷師,管我今趟來演還是導!總之就是來偷,不管偷到什麼,只要是好貨色,一個轉手,都屬於自己的了,放進自己的口袋,假以時日會用得着的。小偷緊記保持無窮的毅力便好。我不相信天資和捷徑。

我仍在構思自己的劇本,經過是次排練,有了新的啟發,覺得需要多一點時間,安然地給予自己重新思考的機會。我不相當趕時間。對於創作,什麼也能偷,不偷時間。

姜濤 莫文蔚 陳卓賢
人氣 TRENDING
王力宏 梅艷芳 李靚蕾 姜濤 MIRROR ERROR 張家朗 香港小姐 聲夢傳奇 炎明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