場地:牧羊少年與他的浮萍
戴耀明被發現在黃大仙的茶餐廳打工,抹枱落單洗碗洗廁所一腳踢,有說他三個月冇劇拍,不得不找出路。
這天來做訪問,他碌大雙眼感嘆:「最O嘴是登上內地熱搜,連內地官方時事網都有這單新聞。」
很多人關心他,做餐廳食肆的打來說可以請他,TVB藝員部問:「你媽媽八十幾歲,有冇咩可以幫到手?」甚至有朋友打給他問:「有嘢搵你開工,介唔介意有少少撈偏?」人間有情,雪中送炭,他完全感受到了。
去茶餐廳打工是實習,因藝人這份工不知可以做到幾多歲,自己又沒有一技旁人,學習一下其他行業怎樣運作,是有用的。「做人最緊要能屈能伸,又唔係偷又唔係搶。」他搔一搔光頭說:「我一個小市民,一件這麼細微的事,能夠令人覺得有鼓勵作用,真的死而無憾。」
飛美國拍劇差點遇空難
戴耀明自稱地球上一粒小演員,他很記得自己的入行年資,三十二年,讀完書先做電腦維修員。「中學會考只得幾分,唔鬼讀啦,去學電腦,那時還是286,做了大半年,考無綫訓練班,沒有回音,收到亞視通知,就入了亞視,我阿媽成日講:『當年行錯呢步,叫你去投考。』她覺得如果我繼續做電腦,可能做了經理,月薪四、五萬。」
他形容自己是超級無敵裙腳仔,阿媽得佢一粒仔,事無大小都跟媽媽商量,入哪一行,母親當然有意見。
亞視第一部劇是大製作,《李小龍傳》,男主角吳大維,他飾演李小龍身邊的老友,戚其義監製,要到美國拍外景。「我咁大個仔未搭過飛機,藝員部問我:『你有冇passport?』冇喎,未出過埠,搭飛機過程差點遇到空難,機長宣布要折返,因遇上太大的不穩定氣流,要換另一部大機才能繼續飛,報紙大字標題:『亞視團隊險遇空難』。」
同張家輝齊扮飛仔
都是特別的人生經歷,跟他一起飾演同黨的還有張家輝,當時的家輝是怎樣的?「同我一樣古古怪怪,形象上都係似飛仔,『整枝煙食吓先!』」想不到一齊起步的同事,變了影帝巨星,不過戴耀明可以將任何事變成笑話來看:「人生就是這樣,早前拍林超賢電影《爆裂點》,我演張家輝的下屬,一起想當年,我話:『家輝哥,咁就三十幾年。』他覺得大家都沒變,我話:『大家片酬爭成條彌敦道。』」
戴耀明最叻講笑,別人都不會嬲他,在亞視做了兩年,拍完大製作,出街戴定Ray Ban黑超扮明星,誰知根本沒人理會,心想無綫才是大公司。「人都會好高䳱遠,突然有個很邪惡的念頭:『都係TVB好。』剛好有個新秀歌唱大賽,在一廠錄準決賽,入不到決賽,有人問我入不入訓練班,就入了TVB。」
那年是九三年,張崇基張崇德贏了新秀冠軍,他就入了訓練班,同屆有傅明憲、蔡子健。那時戚其義由亞視轉回無綫,都喜歡用他,他拍過阿戚監製的《O記實錄》、《天地男兒》、《金枝慾孽》等。「我成日上佢office,阿戚後來離開無綫,平時都出來食飯,生日或過年初三初四,一定聚在一起。」
戴耀明不算自閉冇朋友,開工拍劇的機會應該不成問題。
思考人生問題
談到最近為何去了茶餐廳做侍應,又是因為朋友關係,這次是被稱為「飲食界富二代」的張本立Billy哥,本身是藝人的張本立是漢寶集團創辦人張錫鵬之子,有不同生意,亦在黃大仙經營燒味茶餐廳。
「之前和Billy哥接了啤酒的推廣宣傳,拍了十幾集,經常在他的茶餐廳打躉,你知那些街坊小店,顧客都是街坊公公婆婆,見到我又開心,有時我見人手不夠,幫手落單,『食乜嘢呀?放工放遲咗呀?』幫手招呼客人, 大家開心,好像街坊福利會,整吓整吓變了其中一個員工。」
飲食業經常請不夠人,高薪請人洗碗也請不到,他變相落場幫手做侍應,抹枱洗碗倒垃圾都做埋,張本立跟他談到人生問題:「小明,你做演員這一行,不知可以做到幾時,如果冇得再做演員,你可以做咩?」
被人這樣一問,他也答不上來。「我又唔係大學生,真的不知可以轉去哪一行,剛巧他開茶餐廳,我可以免費學習,事無大小怎樣運作,我當自己係學徒,在那裏學嘢,對於我的人生來說,是得着。」
有痔瘡做不到的士司機
落手落腳做夥計,他發覺最辛苦的是工時長,拍劇時間也長,但不是每分每秒都在拍攝。「我們不是主角,主角就話要講幾百句對白,我們這些綠葉,時常在等,可以跟別人聊天,很多休息時間,做茶餐廳十幾個鐘走來走去,還很容易有職業病靜脈曲張。」
他又談到自己為何不考慮學做的士司機。「很多年前小弟得到一樣很寶貴的東西,叫做痔瘡,我試過揸車由香港到內地,第二日粒痔瘡就同我打招呼:『喂,我又嚟喇。』我阿媽話:『如果你揸的士,粒痔瘡雞蛋咁大。』揸乜鬼。」
他在茶餐廳「實習」了一、兩個月,有空就返去,被傳媒影到,想不到成了新聞熱話,網民關心他是否冇工開要轉行,亦有很多人讚他能屈能伸:「靠自己勞力賺取生活費,值得尊重。」
「真的很詫異,老實說,單新聞初初出時,心想我做這行三十多年,又不是主角,不過小小綠葉,應該像以往新聞那樣,被人笑吓,你知我平時做開騎呢怪角色,現實生活差不多,沒想到令我O嘴, 在內地登上熱搜,連內地官媒時事網都看到我,好老實說,我是一個小小小演員,一個小蛋散,去做茶餐廳,為何得到那麼多媒體關心?他們很想帶出一個訊息:無論你身處逆境,或者不開心也好,只要是做實事,做返自己,唔係偷唔係搶,腳踏實地值得支持。」
感覺死而無憾
很多人跟他說:「小明,你發達啦,今次內地咁多人識你,一定好多人搵你商演。」他說感受不到即將發達,反而覺得「老懷安慰」。「我這麼一個小小小市民,在我的人生筆記簿,其中一頁有一件這麼細微的事,能夠令若干人有小小鼓勵,我覺得死而無憾。」
他做了三十多年演員,時常覺得對社會好像貢獻不大,活了五十二年,對地球毫無建樹。「今次這單新聞,令我覺得將來死後,可能是二○四八年,或二○五八年,有人回顧已故演員戴耀明,曾經有這樣的小貢獻,都是那句:死而無憾。」
他亦感受到很多人雪中送炭,收到很多電話,願意請他開工。「估都估唔到,有五金、賣揮春、文具店、薄餅店,令我最印象深刻的,有個朋友說:『小明哥你不介意撈偏的話,包你賺一嚿錢。』唔好啦,應該是夜場工作。」溫馨留言來自香港、內地、馬來西亞、美加各地,他突然感受到人性光輝。
(點擊以下圖片放大)
年紀漸長角色減少
近年是否真的開工不足,經濟陷困境?「有時等兩、三個月,沒有適合的角色;之後三、四個月,突然忙到飛起,幾日都回不了家,演員生涯,已習慣了這個模式。」
年紀漸大,亦明白能夠演的角色逐漸收窄。「二十歲、三十歲,這些年紀的演員最好用,可以做警察,又可以做賊,做人哋條𡃁又得,但我已五十幾歲,不是那麼多角色適合,只能演爸爸或舅父,一班公司職員,突然有個阿叔坐喺度,很奇怪,少撈多騷已沒我們份,我們的騷錢又不便宜。」他接受綠葉演員年齡漸長,工作量自然會減少。
很多演員到大灣區發展,不少兼做直播帶貨。「我一向都有,偶爾到內地剪個綵,商演唱兩首歌,濕吓腳pocket money,一直都有,我們這些位置的演員價錢不會高,很多同事沒有做TVB,到內地居住,但我不行,因為我媽媽八十多歲,她只有我一粒仔,我經常說:『媽,你當年不努力一點,跟老竇生多一個,等我不用那麼辛苦。』講笑咁講,她一個人在香港,難道我上去六、七個月,她頭暈身㷫,我照顧不到她。」現在他接內地工作,最多只能留一星期。
能否請工人或帶媽媽到內地一起住?他說:「佢好難湊,一個頑皮的細路哥,經常激到我面紅面綠,請鐘點工人?她不喜歡有陌生人在家裏,朋友說搬你阿媽到內地住,千多元租有幾百呎,我知呀,但她不想重新適應新環境,樓下街坊識咗幾十年,言語又不通,八十幾歲很難適應。」
同女友感覺像家人
戴耀明一直有個女友,一一年認識,拍拖十幾年,中途曾因他不懂遷就別人而分開過,後來雙方覺得應該珍惜有個伴,再走在一起。
「好像家人的感覺,她在內地做火鍋生意,大家都有討論過結婚,但不知是否因為時間太久,我有個怪癖,不知是否心理病,這麼多年來都不搞生日會,很怕一班人圍着我,焦點在我身上。」
因此他很怕舉辦婚禮,有點像社交恐懼症。如果不舉行婚禮,純粹簽字結婚?「感覺大家都習慣了,你可以說我懶惰,如果女友有催或問,可能早已簽了。」女友中港兩邊走,一個月有十日八日不在香港,他說女友最大優點是願意聽他訴苦。「我所有嘢,開心不開心,第一時間告訴兩個人,不是她,就是我媽媽,她們是我最放心說話的對象,有時行內人都有深交,但始終可能行內沒有祕密,所以基本上我肚裏的蟲,只有我媽媽和她,好像向神父告解。」
做了這行三十二年,他說沒想過轉行。「我好阿Q精神,亦都可以叫做正能量,別人覺得我好慘,其實我一點都不覺得慘,我做演員,做到自己喜歡的行業,又搵到食,雖然不是很高人工,有份人工,又可以做些下欄工作,到現在都未餓死,我阿媽都未餓死,positive咁諗是開心的。」
藝員部的來電
經過這次新聞,TVB藝員部都有打電話給他表示關心。「他們說:『我們商討過,你是不是有需要幫忙?你媽媽大家都知道八十幾歲,有乜需要幫手即管出聲。』我說不用,還未去到冇飯開,聽他們說,高層很擔心我,老實講幾詫異。」
十多年,他在外面拍過一部網大,不知為何在有線播放,藝員部曾打給他照肺,想不到現在公司那麼溫情。
戴耀明有時說話頗出位,少少鹹多多趣,好像最近宣傳《巾幗梟雄之懸崖》,他在劇中有一幕企圖向陳曉華施暴,宣傳時大讚對方好正,令他拳頭硬晒,立即上了新聞,說他最新迷戀的女神變了陳曉華,他以前已出名迷戀佘詩曼,毒男形象非常突出。
這次陳曉華的新聞出街後,藝員部反而沒有打給他問罪。「我都諗住可能被人問罪,講埋呢啲鹹嘢,但到現在都沒有,監製亦沒有問罪,可能他們覺得我只不過是一個傻仔,口快過腦,說些笑話讓大家開心,少少踩界,無傷大雅。我在化妝間,見到女藝員都會講笑讚她們,但女生們又很開心:『好衰㗎。』我懂得分寸,未去到性騷懮那種。」
現實中,他年輕時比較像電車男。「鍾意一個女仔,像拍戲那樣拿枝玫瑰花站在樓下,去到度都想接她,搞到她煩,甚至開始怕了你,以前比較純真,鍾意人就想100%投入去,但人長大了受得挫折多,變成開始保護自己。」
在演員界別,既然做不到周潤發、劉德華,就給自己一個定位,觀眾見到他,就想起他演下靶位,也是一種生存之道。
經過近幾年的新聞,觀眾知道戴耀明是孝順仔,捱得做得,是觀眾尊重的演員,這個定位都是無價寶,他會努力做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