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N’T JUDGE ME |批評文化下的「種族歧視」風波,有望令時裝品牌走得更前更遠?
      熱門文章
      ADVERTISEMENT

      DON’T JUDGE ME |批評文化下的「種族歧視」風波,有望令時裝品牌走得更前更遠?

      18.02.2020
      圖片由品牌提供、互聯網

      從全球疫情、政治環境、影視娛樂、體育、時尚,幾乎生活上遇到的每一個範疇都有種族歧視風波。當奧斯卡講求洗白、大愛、多元,華人導演已經捧上最佳導演、最佳電影等大獎項的時候;那麼,時裝世界呢?過度「文化挪用」以及「種族歧視」,從奢華品牌PradaGucciBurberry以至游走邊緣的COMME des GARÇONS ,無一不觸及這個敏感議題,到底這個現象是「批評文化」(call-out culture)下的捕風捉影,還是我們過於認真?

      「種族歧視」案件此起彼落

      Gucci行政總監Marco Bizzarri承認過自己高層管理團隊對「多元文化」的思想風潮認識不足
      Gucci行政總監Marco Bizzarri承認過自己高層管理團隊對「多元文化」的思想風潮認識不足

      美國民權委員會曾把種族主義定義為「任何根據一種人的膚色而將其看作列等人的態度、行為或制度結構。」具體來說,有兩個層面:一是個體對特定種族成員的偏見態度和歧視行為;二是社會對特定種族的歧視性的法律與規章。時裝品牌近年興起「時尚民主」,目的當然是考慮全球各地不同種族、性取向、性別的消費羣。可惜的是,不少奢華集團一方面盼望擁抱龐大消費市場,一方面像Gucci行政總監Marco Bizzarri亦承認過自己高層管理團隊對「多元文化」的思想風潮認識不足,導致去年推出被批判歧視黑人設計的「紅嘴唇」黑色Balaclava高領毛衣。

      Prada推出一款讓大眾想起十九世紀「塗黑臉」(Blackface)遊戲的「Otto 猴」吊飾,被指歧視黑人。
      Prada推出一款讓大眾想起十九世紀「塗黑臉」(Blackface)遊戲的「Otto 猴」吊飾,被指歧視黑人。
      H&M的一名黑人兒童模特兒因為一款綠色衛衣上寫著「森林裏最酷的猴子」字樣,而受到南非消費者不悅。
      H&M的一名黑人兒童模特兒因為一款綠色衛衣上寫著「森林裏最酷的猴子」字樣,而受到南非消費者不悅。
      去年推出被批判歧視黑人設計的「紅嘴唇」黑色Balaclava高領毛衣
      去年推出被批判歧視黑人設計的「紅嘴唇」黑色Balaclava高領毛衣
      John Galliano在2001年因為說出「猶太婊子」等仇恨猶太人言論而即時被LVMH集團開除Dior創意總監的職務。
      John Galliano在2001年因為說出「猶太婊子」等仇恨猶太人言論而即時被LVMH集團開除Dior創意總監的職務。

      種族歧視在時裝界早已不能疏視,John Galliano2001年因為說出「猶太婊子」等仇恨猶太人言論而即時被LVMH集團開除Dior創意總監的職務,就算他今天令Maison Margiela生意額上升,但聲勢早已不及當年勇。近年從Dolce & Gabanna「起筷吃飯」宣傳廣告、Prada推出一款讓大眾想起十九世紀「塗黑臉」(Blackface)遊戲,與及兒童讀物《小黑人桑波》(Little Black Sambo)中家族成員角色 Pradamalia的「Otto 猴」吊飾,先後被指歧視中國人與黑人。另外,在2018年的時候,H&M的一名黑人兒童模特兒因為一款綠色衛衣上寫著「森林裏最酷的猴子」字樣,而受到南非消費者不悅,甚至闖入店鋪四處破壞表達不滿。

      comme-des-garc%cc%a7ons-homme-plus-fw2020
      COMME des GARÇONS Homme Plus FW2020
      COMME des GARÇONS Homme Plus FW2020

      來到今年上演的2020秋冬系列,COMME des GARÇONS Homme Plus因為有白人模特兒戴了與黑人辮子頭髮相似的假騷而被受抨擊;直至這兩天,紐約時尚流行設計學院Fashio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舉行的一場七十五周年校友表演,一名黑人模特兒Amy Lefevre拒絕穿戴諷刺黑人種族的「Monkey Ears」,再度引令大眾關注時裝與種族歧視的問題。

      不斷下架與無限輪迴道歉的延續

      上述這些品牌或機構,遇到網上浪聲不絕的批判,不約而同作出道歉聲明,以及將相關單品下架,或選擇不推出於市面上。可是,這樣無限輪迴如同林鄭錄音機式對應措拖,不過是軟腳趾避沙蟲之舉。創立「多元模特兒」組織(Models of Diversity )的Angel Sinclair表示:「如果你關心文化敏感度,那就更加應該招聘更加多元的人才和管理人員。」

      以Calvin Klein和Tommy Hilfiger的母公司PVH集團,早於五年前已經推出項多元化和包容性計劃。(圖為Tommy Hilfiger SS2020)
      以Calvin Klein和Tommy Hilfiger的母公司PVH集團,早於五年前已經推出項多元化和包容性計劃。(圖為Tommy Hilfiger SS2020)

      因此,Prada宣佈成立多元化諮詢委員會,由兩位非裔美國人藝術家擔任主席,紐約員工在今年將接受種族平等訓練。另一邊廂,Gucci承諾會努力打造更多元化的企業文化,在北京、紐約等城市實施全球獎學金計劃,藉此吸引多元化人才加入品牌,避免過去的錯誤。但公道地說,並非所有時尚品牌都是後知後覺的,以Calvin KleinTommy Hilfiger的母公司PVH集團,早於五年前已經推出項多元化和包容性計劃,以支援非裔美國人員工、女性員工、LGBTQ員工和雙職工父母;在2017年的時候,PVH集團非白人員工的比例提高到百分之五十六,算是在「時尚民主」一環走得較前的機構。

      由Tony Liu和Lindsey Schuyler經營的Instagram帳號@Diet_Prada,可說對時裝界的批評文化影響至深。
      由Tony Liu和Lindsey Schuyler經營的Instagram帳號@Diet_Prada,可說對時裝界的批評文化影響至深。

      誠然,在網絡文化已經人與人之間最重要的橋樑的時候,很多事情都會被網民放大來看待,特別是給時尚糾察Diet Prada鼓吹的批評文化,對時裝品牌當然有警惕作用。時裝工業,品牌與消費者早已是雙向關係,他們在設計的時候,除了考慮大數據,哪些元素能夠吸引他們之餘;更重要是需要尊重各地顧客的感受,也是當下品牌建構形象的重要核心:從商業層面來說,他們都是客人;但社會意義來說,時裝本應就是反映文化現象,令時代走得更前更遠。

      圖片由品牌提供、互聯網
      延伸閱讀
      熱門搜尋
      袁國勇 出版自由 展覽 環保 食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