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SHION FEATURE | 香港時裝生與死:眾聲喧嘩中的出路
      熱門文章
      ADVERTISEMENT

      FASHION FEATURE | 香港時裝生與死:眾聲喧嘩中的出路

      「時裝已死?」這個永恆命題,似乎在疫情嚴重的一刻再度提起,零售業寒冬連帶時裝界陷入困境困境;連鎖品牌和時裝百貨都要減薪裁員。一直被視為香港時裝界中流砥柱的JOYCE和Lane Crawford,前者近日退市收場,兩大百貨的母公司更傳出減薪消息,更顯業界動盪。大集團和老品牌亦須如此苦苦堅持,資源更緊拙的獨立品牌和設計師,要如何撐得過這段日子?

      今期INNER走訪不同時裝單位,卻發現獨立品牌和設計師的情況,未如想像中悲觀。雖說這段日子的發展被逼放緩,他們看到的卻是反思創作、尋覓出路的時機。很老套地說一句,「有危就有機」,訪問中他們就香港時裝未來提出見解,或從設計美學着手,或探討品牌價值,或針對本土製衣的復興。

      設計

      m200424-timothy-027

      「不要總想着叫人喜歡你,要讓自己散發別人覺得吸引的獨特氣息,才是喜歡時裝者應有的態度啊。」——獨立設計師Jeff Mui

      常說”you are what you wear“,香港人喜歡的服裝風格並不多樣,自甘平凡的亦是大多數。特立獨行的時裝設計師,在風格和商業之間,應該妥協嗎?在部分設計師眼中,這是偽命題:在分析市場潮流和趨勢前,首先要做好自己。「有麝自然香」雖老生常談,卻也是金科玉律,尤其在香港時裝市場。

       

      零售

      tan200428timothy-0539

      「能夠在市場上找到生存位置的,從來只有了解何謂品牌價值的人。」——Still House創辦人 Miu

      「時裝已死」的討論,似乎在疫情嚴重的一刻再度提起,零售業的寒冬連帶時裝界陷入困境困境;連鎖品牌和時裝百貨都要減薪裁員,資源更緊拙的獨立品牌和設計師,要如何撐得過這段日子?趁着百廢待興,「先安內而後攘外」,想辦法把自己的品牌特色找出來,告訴客人,自己的風格、背後的意義,都是無可取代的。

       

      新貴

      m200427-timothy-03

      「講繪圖、找布料、建立自家美學對我們都得心應手,但市場營銷、資金流、擴充品牌等,才是需要花心機的事。」——The World Is Your Oyster創辦人Calvin & Joyce

      時裝是一場夢,即使再艱難,總有滿懷熱血和創意的年輕人每年不倦投身行業之中。但單憑熱血很容易夢醒,究竟他們需要什麼,才能讓夢得以成真,也讓香港時裝繼續掙扎?除了熱誠和幹勁,新世代的設計師更需要緊貼市場脈搏,同時積極求變。風格以外,設計師稍弱的營商之道更要學習,才能更有效將品牌推廣出去。

      眾聲喧嘩,從中聽到的出路,可也不少。望時裝人在這動盪時刻,互勉之。

      延伸閱讀
      熱門搜尋
      袁國勇 出版自由 展覽 環保 食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