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NER

隨鼻子出走|關於Le Labo,有兩個第一次

第一次聽聞品牌的名字,是從Instagram中意外掃到他們的特別帳戶@overheardlelabo,裏面沒有半個香水介紹,只以復古打字機的字體記錄客人對香水的回憶絮語,或悲傷無奈,或逗趣幽默,對氣味和生活有感的人,應懂會心一笑。

另一個第一次,是抱着朝聖的心態推開實體店的玻璃門,畢竟品牌早已被吹捧成「文青必備」的小眾香水之一,除了其工業風元素的產品包裝和空間陳列,想必有其他不流於俗的可愛之處。隨手拿起清甜果香調的Ambrette 9與百合花香味濃的Lys 41比較,店員放下一般香水專櫃唸書式的成分簡介,忽爾跟我們談起情來,說這枝有初戀的羞澀、那瓶有熱戀的甜膩,來了一場回憶與幻想的聲音導航,讓站在香水櫃前的我們嘖嘖稱奇;那刻便知道,品牌賣的不止是香水,更是一個個故事和一份溫度。

如果只想朝商業靠攏,Le Labo大概不是現有的模樣。創辦人Edouard Roschi(暱稱 Eddie)和Fabrice Penot 指揮下的Le Labo,一言以蔽之,就是「客製」:專注與人的交流、重視與地方的關係。買下香水,調香師會即場調製,可以在標籤上打上英文名字和心目中的字句,當下貼標。香水英文名字後的數字,代表原料的數量,以經典款Santal 33為例,三十三種材料如檀木、小荳蔻、皮革、紫羅蘭和鳶尾花等先後撲鼻,最後剩下回甘的檀木餘味,層次多端卻從來不為香水多作解釋,因為再多的語言,也不及你親自噴灑一下,用鼻子嗅一嗅。

創辦人Edouard Roschi與Fabrice Penot

氣味的記憶這回事很個人,夾雜三分情緒兩分經歷和五分幻想,縱使提起同一個地方,一百個人可以有一百種闡述。那麼於兩位而言,香港的氣味是怎樣的?城市限定企劃下的「香港香水」Bigrade 18或者能解解惑。

香港專屬城市限定香水Bigarade 18 $1,000/ 15ml; $2,575/ 50ml; $3975/ 100ml

一九八○年代,Eddie曾在香港居住過一段日子;正因有事值得緬懷,才能挖出陳事,用香味撫今追昔:「小時候我居住在淺水灣,不時在淺水灣酒店的走廊上漫步,旁邊佇立着芬芳的百合花和柑橘樹,清香撲鼻。那時,香港充滿新鮮感,尤其對年輕的我而言,任何事都是新發現,香港就更顯別緻。」Bigrade 18用上清新的柑橘、佛手柑和橙花氣息,配上淡淡的沉實木香,將古今交融的城市,以香味調配出來,拼織了Eddie對香港的獨特印象。

多少香港人會如他一樣理解香港?本來就從這片土地上長出來,早就遺忘在哪兒第一次見過柑橘樹、和誰第一次漫步於陽光輕漾的小街、何時第一次以興奮的口吻說着我喜歡香港。
生於斯,萌生習慣感自然而然,殊不知一句習慣,竟變成遺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