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 Rhonda
      熱門文章
      Rhonda
      在台香港人 在港台灣人
      ADVERTISEMENT

      香港人最害怕的事:沒有收入的日子!

      我一家移民台灣的時候,送機只有至親,沒有浩盪人馬——想當年來台灣讀大學,少說也有廿幾人簇擁離港,一輩子就只有這麼一次被重視過——更沒有哭哭啼啼離愁別緒,大家飲完早茶閒話兩句家常便將我們送入閘,說句bye bye也滾水淥腳似的。事實如此,台港僅一海之隔,一程飛機不過一個多小時,去一趟天水圍可要更遠更長時間;朋友笑說:「你去台灣,就似摩西,只是人家過紅海,好勁,你過台海,小意思啦!」

      那時候,香港還是好好的。

      我的刺繡功課和作品,由針法學起,到製作手挽袋、束口袋、口罩,過程好玩好有滿足感,還可以繡一個年曆來。
      我的刺繡功課和作品,由針法學起,到製作手挽袋、束口袋、口罩,過程好玩好有滿足感,還可以繡一個年曆來。
      2_embroidery-2
      3_embroidery-3
      4_embroidery-4

      隨着一連串事故愈演愈烈,我在台灣乾着急,終日鬱悶,沒過多久,開始接到朋友同事甚至親戚紛紛來電,睽違已久的聲音,聽起來格外親切格外窩心,可是,他們原不是來問候我,劈頭便問:「移民台灣手續煩不煩?」、「你是怎樣來台灣的?投資移民?技術移民?」、「多少錢才能移居台灣?」、「台灣教育比香港好嗎?不用補習嗎?」、「在台灣生活,每個月需要多少錢?」、「這是我的狀況(下刪五百字),我能否過來?」瞬間變地球,我盲樁樁當了霧水移民顧問。

      可見人心不安已去到一個點!

      「移民」二字說來簡單,好像瀟灑,現實卻是另一回事。個人體會是無論閣下想去哪一個國家繼續下半輩子生活,最要考慮的,不是移民手續或門檻,而是眼前這個國家,跟你(或你的家人)氣質是否相近。先不論眼底下瘟疫正蔓延,去哪兒也不用想了,即便是太平日子,也不是隨處可託付的。美加澳紐歐洲教育出眾,可是鎖國趨勢令到就業機會每況愈下,只會更差,長遠難捱;北歐堪稱天堂,可是動輒負數氣溫,太陽限時放送,年中一半日子漆黑一片,去旅行是好,去過人世卻是另一碼子的事。台灣的天氣、飲食、生活喜好以至休閒娛樂幾乎跟香港如出一輒,互相影響甚深,又是全方位使用中文——繁體中文,要適應要打拼要融入自然容易得多,難怪親朋戚友想逃難,第一個想去的,便是這個近水樓「台」。

      上面一連串疑問,問來問去只是程序硬件,未入到肉,問到最後,終於有人抵不住好奇心問我:「在台灣找到工作嗎?沒有收入,不擔心嗎?」

      放任>享受放任>隱憂>不安>被蟻咬>徬徨……坦然。

      這是我面對「沒有收入」的心路歷程。

      朋友大老遠從美國來台探我,我們二人找個老師父教整蛋捲,學成後,朋友回去美國開店賣蛋捲,我覺得台灣太多人會做這個,無謂獻醜,學過便算。
      朋友大老遠從美國來台探我,我們二人找個老師父教整蛋捲,學成後,朋友回去美國開店賣蛋捲,我覺得台灣太多人會做這個,無謂獻醜,學過便算。

      自己大大話話沒間斷地工作已超過廿年,晨昏顛倒更是家常便飯,忽然轉軚過着另一種生活,每天早睡早起,帶孩子煮飯抹屋洗厠所之外,還可以做點別的興趣來,充實過癮,然而,日子是磨人的,這樣玩了大半年,個人開始有點虛,有點浮。怎樣賺錢?台灣手作興盛,隨便找來一個女人,不是身懷法國藍帶証書,就是烘培達人,或是編織造衣服高手,自己十多廿年的工作經驗,不值一晒,頓時心被掏空!自信心碎成一片片!怎樣偷師?兩年以來,認識不少香港朋友,有人開店,賣生活精品、賣麵包、賣童裝、推廣親子教育,甚至港式茶餐廳,老實說,只是依照香港人「付出一元要賺回十元」的思維模式來說,很難甘心。亦有人打工,專業移民顧問、老師、大學助教、翻譯等等,即使工作多麼順利,所賺取的薪酬也無法與香港爭長短。那時候,一邊苦思究竟我有甚麼專長(!),一邊觀察台灣女人的生錢本領。她們真的只憑那麼一丁點嗜好,做古早蛋糕、手工皂、植物染布、刺繡洋裁等等等等,認真學起來做起來發展起來,是生活,也是生計。我硬着頭皮迫自己冷靜下來,慢慢想,想到自己很想很想學刺繡,一個一直喜歡卻不得其門而入的興趣,把心一横找個証書課程來學,一紙証書足以證明自己的能力,亦可以備日後不時之需,即管試着前進吧!一下子我也明白了,賺錢/ 或說賺大錢真的真的真的(真理要說三次)不是人生的全部,社會雖曾給我名利地位,但只消一日放不下這副身段,一日在台灣的生活也不會有一刻舒心。

      藍染和植物染也是一直想學的興趣,手染藍了,興頭更高,可是染布實在需要很大地方又要養缸,先來學個皮毛,日後有機會再進修,做好一樣還一樣。
      藍染和植物染也是一直想學的興趣,手染藍了,興頭更高,可是染布實在需要很大地方又要養缸,先來學個皮毛,日後有機會再進修,做好一樣還一樣。

      「(暫時)沒有收入」不等於「沒有生活」,更加不等於「百無聊賴」,這是移了民的香港人最要克服的心理關口。

      目前,除了刺繡和縫紉,我還開一個專頁,學習銷售,也學習專心(和享受)眼前所作的任何事。今日,我在銅鑼灣書店認識了幾位新移民來台的香港人,大家笑嘆不懂賺錢,當中一位還是醫生呢!不過,每人的笑聲都是真心開朗的,工作仍未有着落,先輕鬆過生活,要知道香港人最不懂得駕馭的,就是生活啊!

      7_dyed-2_img-8352
      8_dyed-3_img-8353

      沒錢賺,省吃未至於,倒是要從頭學起「儉用」。那些年在香港大花筒的日子,過了便過了,來到宜蘭,早上起來,隨便從衣櫃抽出一身最舒服的配搭,鬆的舊的殘的磨爛的,再選上顏色愜意的襪子,偶而講究一點,劃好眉毛塗好護膚乳,心情便開了,不用再費神擔心一身打扮夠不夠入時,跟誰誰誰比好或比差,哪個品牌哪個手袋哪件外套買了沒有!現在閒來無事,走出街頭一家路邊時裝店(裏面兼賣自家土雞蛋)拾起一件兩件韓國製外衣,找數才港幣百元有找,買回來的好心情,才是最難得。沒有收入的日子,總有辦法好過的。

      作者簡介:土生土長港女,2018年8月決定舉家移居台灣,現住宜蘭,為兩子之母。

      延伸閱讀
      熱門搜尋
      袁國勇 出版自由 展覽 環保 食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