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ertisement

以萬人音樂會為主軸 張經緯捕捉新生代心聲

娛樂123
2016.05.21

因為《藍天白雲》,才催生《少年滋味》(簡稱《少年》),且聽張經緯娓娓道來,「前年我拍《藍天白雲》時遇上佔中,一位劇組的女生稱要為佔領而罷工,又指『大時代到了』!罷工對我這個六七暴動後出生的人來說是大事件,我問她是否對我不滿?我願意道歉。」新世代的所思所想,令六十後的張經緯如墮霧中,恰巧那時他收到香港青年協會的委託,邀他發掘本地青年人的成長故事,他樂得順水推舟。當時距離《普Teen同唱萬人音樂會》舉行尚餘三星期,張從青協提供的名單上挑選三十人,包圍式跟拍眾人,最後抽取其中九人的故事剪輯成電影。「我挑選受訪者很簡單,首先他們要唱得開心夠投入!」

小學生談自由

電影以萬人音樂會為主軸,呈現九位從十歲到二十四歲的青少年人,如何在現實和夢想之間掙扎、受傷與迷茫,唯有音樂或寫作是他們情感宣洩的出口。愛哲學的Brian從書中尋寧靜致遠,在同學眼中他未算異類,卻是格格不入。高材生Vicky背負中產父母的期望立志從醫,唯有唱歌能讓她解愁。風紀隊長Angel憧憬成為無伴奏合唱(A Cappella)歌手,卻怕自己盲從主流,甘願放棄音樂夢。十歲小學生Nicole與芷蓉,一個夢想做藝員,另一個想當音樂家,二人均是起跑線上被催趕的「繁忙兒童」。體形肥胖的凱婷曾遭欺凌,經常逃學,只有家人關愛和打鼓一刻,她才重展歡顏。寫作是樂恩的人生避風港,她卻懷疑文字能否養活自己與家人。新移民華仔能來港讀書,獲故鄉青海的親友稱羨,同時他承受不少地道香港人的異樣目光。教師夢未遂的Paul享受當「義工王」,母親認為他不務正業,只望他盡快重返「正軌」。

九段故事情節分明不拖沓,互有對比,全靠張經緯細細剪裁拼組,「我拍紀錄片,是通過鏡頭來尋找世界。開鏡前我做好資料搜集,接下來就是傾聽受訪者的心聲……九位年輕人既有對立面,又能互相襯托。譬如從Angel的角度看來,她會認為Vicky隨波逐流。假如Vicky最終成為醫生,芷蓉可能認同對方走正路。其實有點像玩拼圖遊戲,我拿着九個人的零片,找出它們吻合的地方進行拼砌。」部分受訪者的心聲,令他大感意外,「譬如Nicole提到『奴隸也有看天空的自由,自己卻沒有』,我很詫異,反問她知不知道自由是什麼?她答得頭頭是道!」

別否定青年人

拍《少年》令張經緯有所得着,打破了他的一些舊看法,「青協常常對我說,相信年輕人!起初我只視之為一句口號,漸漸發現其實是一種態度。首先我們不要否定青年人,否則大家不能溝通下去。而最大的問題是,上一代總是自以為是地替下一代選擇。我們應該相信下一代懂得思考,只是經驗比不上成年人而已。為什麼大家覺得自己的孩子是智力欠奉的呢?」

對照銀幕上兩年前的自己,三位主角Angel、Vicky和芷蓉早已各自迎接成長的轉變。剛剛考完文憑試(DSE)的Angel得到家人的支持,報讀音樂系,一往無前,「當時我很迷茫,不知道能否追求自己喜歡的音樂。我真的很怕自己受同儕影響,選擇隨波逐流。但我的理想始終如一。」Vicky更加堅定從醫志向,「以前認為讀書只是為了謀生,現在我真的想成為醫生。預備DSE很辛苦,常常忍不住哭,但回首看來,我不想人生沒有經歷過這樣的階段,它是屬於我成長的重要部分。」

即將升讀中二的鋼琴好手芷蓉,卻在銀幕上尋回彈琴的初衷,她笑謂:「我看電影發現自己真的很喜歡彈琴,拍我練琴時笑得很開心。以前我沒時間玩耍,才不想天天練琴。現在明白應該完成重要事,其餘時間才做其他事情。」張經緯說:「其實她們三人的世界都充滿陽光,很難令人聯想起華仔、凱婷那些較邊緣的一羣人的處境。透過鏡頭剪接,觀眾便能在七十分鐘裏體會他們的感受……我從不認為電影可以改變世界,但紀錄片的確能夠改變觀眾對世界的一些看法。」●

姜濤 莫文蔚 聲夢傳奇
人氣 TRENDING
王力宏 梅艷芳 李靚蕾 姜濤 MIRROR ERROR 張家朗 香港小姐 聲夢傳奇 炎明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