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ertisement

【獨家專訪】莫文蔚做自己的心理醫生 字典裏沒有NO字

本地
2017.09.09

莫文蔚(Karen)入行廿五年,總是馬不停蹄,一來是工作真的密密麻麻,二來也是她的性格,很喜歡把許多工作接下來,完全沒有休息也不喊累。

這麼多年來,很多人都看到莫文蔚的成功,其實她入行時也曾遭到挫折,她卻有非凡的樂觀性格,凡事都住好處看。正能量永遠支撐着她,努力向前。

幾歲大已經充滿表演慾,渴望在娛樂圈發展,長大後終於做到自己喜歡的工作,而且又能做出成績來,莫文蔚非常的感恩,覺得自己已經很幸運,所以她從來沒想過會退休,又慶幸丈夫可以讓她自由做她喜歡的事,無後顧之憂。

很多人是做那行厭那行,尤其是做了廿五年,難免會厭倦,莫文蔚不但不厭,而且愈做愈有樂趣,「我不敢說自己不累,可是依然想做,只不過現在放慢少少,停是停不下來,」莫文蔚說她的動力完全來自於性格,「我有太多不同的想法,好奇心很重,只要機會來了,無論多累都不會放過,主要是很多嘢我好想玩。」

初入行時,莫文蔚先灌錄唱片,第一張只銷售了幾百張,換了別人,一定很受打擊,或是再沒有被提拔的機會,而她又竟然可以入到電影圈,拍了《大話西遊》,和星爺合作,奠定了她的位置。

雖然年紀輕輕,Karen的思想卻很成熟,初入行受到挫折,沒有被打沉,唱片賣得不好,她並沒有氣餒,「這一行並不是很多藝人可以一炮而紅,我覺得一開始受到阻滯,反而是最好的磨練,而且我決定了入這一行,準備做一世,起步不能走紅,反而可以慢慢走,這些經歷,讓我看到很多,我識得分析,如果我不等機會,路走得不會長。」

沒有懷疑自己能力

 

還有就是她身上散發的正能量,是先天性格的養成,也是後天的培養,她想事情,總會從正面的角度出發:「一張唱片不成功,並不代表這個藝人唔得。我從來沒有懷疑過自己的能力,我抱着闖一下的心態,不如積極的等待每一個機會。我都不知自己可以在哪一方面跑出。」

《大話西遊》的原聲帶由盧冠廷負責,滾石唱片在香港的分公司網羅人才,知道莫文蔚懂得唱歌,安排了她唱插曲,於是就簽了滾石做歌手,莫文蔚在台灣歌壇的發展,成績有目共睹,她是首位奪得「金曲獎最佳國語女歌手獎」、「金曲獎最佳國語專輯獎」的香港女歌手;也是三度在台北小巨蛋舉行演唱會的香港女歌手。「所以一切一切都是上天最好的安排。」莫文蔚至今已舉行了七十五場演唱會,對於自己的成績,她感到滿意。明年就會為入行廿五年在香港舉行紅館演唱會了。

在未紅之前,她在台北宣傳《大話西遊》,一班演員坐在長梳化,主持逐個介紹卡士,講完所有人名,講到莫文蔚卻用「等等」代之,而不叫她的名字,「那一刻,我就告訴自己,我要發憤,以後一定要你記得我的名字。」後來她紅了,和主持人重提這舊事,對方也不記得了,但當事人就永遠記得,「有時這種激勵,反而成為動力。」

未知賽果有刺激感

 

除了喜歡在人前表演,莫文蔚更喜歡比賽,未預知的賽果,讓她很有刺激感,「如果做一早預料到的事,我會好悶。只要給我新嘢,我會愈做愈起勁。」期間她也難免經歷起伏,並不是一帆風順。「對我來說,〇七年,我等於從零開始,和唱片公司的合約及台灣經理人公司的合約剛好都完了,過去那十五年,都是聽人家的安排,之後我打算嘗試經營自己,也可以順便考驗一下我的行政能力。」這十年,莫文蔚展現了她多方面的才華,她成立了個人的製作公司,做老闆來經營自己。「我是公司的藝人,另一身份是製作公司的CEO,要怎樣令到二者之間取得平衡,就有很多的磨練及考驗。」幸好Karen是雙子星座,兼具感性及理性,兩者之間她都能處理得游刃有餘。「因為在我的字典裏面是沒有NO這個字。」

當初因為怕自己打天下,推工作會錯失很多機會,所以她會什麼工作都接下來,金錢並不是放在第一位,而是喜歡存在價值及認同感,打天下時搶佔巿場也很重要。

莫文蔚一向不喜歡負面的氛圍,面對困難,她只會想辦法解決,「一邊要兼顧幕前,一邊要兼顧幕後,要做到能整合團隊。」目前製作公司固定的員工只有兩個,每次接了工作就埋班,班底都是過往慣常合作。Karen是一個情緒比較穩定的人,「我唔鍾意喊苦喊忽,我覺得所有的不開心,狂妄、心情跌蕩,已經在舞台上、電影及角色上表達及發洩出來,平時我總是嘻嘻哈哈。」

從小到大,莫文蔚都不愛在人前哭哭啼啼,「如果太累,太多工作做,承受不了,我會在沖涼時哭。」兩年前,她和家人吃了團年飯,立即飛去了外國,展開了演唱會的籌備,可是父親一走,她馬上回來辦理後事。抱着show must go on的心態,她沒有延誤演唱會的進程。她的傷心都放在心裏。當時她又正在做一張唱片,主題是「再見」,講重逢及道別,「爸爸離開了,必須經歷人生的關卡,反而音樂給了我靈感,將紓緩的出口給了我。」

她從來不容許自己處於崩潰狀態,「這容易帶給自己及別人麻煩,不能因為是藝人就拿到了免死金牌,就可以隨時情緒波動發脾氣,藝人都只是一份工,可以娛樂大眾,不等於藝人大晒!我從來不會因為個人的情緒化失場,藝人就好比是生意,是一件產品,人家購票入場,我們對觀眾有責任。」

直覺聽從內心聲音

 

當她不開心時,莫文蔚慣性做自己的心理醫生,「通常很多事情我都是自己分析,就算BB時,我都很少哭,也很少找朋友講心事,我覺得很多事情今日想不通,始終有一日想通,時間可以解決一切問題,如果我糾結,我去洗手間沖涼來釋放。」她從不讓自己鑽牛角尖,「有時我都會忟也會火爆,但爆完就算,不會鬱在心裏。」她是個極其理性的人,幾乎左右腦都可以同時用,創作又得,務實又得。

作為製作公司的CEO,管理自己的一盤生意,莫文蔚必須非常理性,究竟一部電影、或一個job,應不應該接,很多時候她會聽取自己內心的說話,她幾乎是攬住個電腦在牀上睡,又要看劇本,又要同律師傾合約條款,凡事一腳踢,「如果我覺得不自在、冇feel,我會直覺的聽內心那把聲音,那就是真實的自己,會為我好好分析,太勉強那就不接好了,直覺有時是很準確。」

莫文蔚對於個人事業的發展,絕對不會只放在被動的位置,她也會適時採取主動,近日她會找老闆投資,和哥哥莫理斯合作搞電影製作,將他的小說《神探福邇,字摩斯》搬上銀幕。「很多人說唱片行業已式微,〇七年開始CD已絕路,冇得做,我認為音樂總是要聽,冇人聽CD,可以在網上搞數碼,始終會有出路,我不介意試新嘢,最好能帶領潮流。」

就是因為太過拚命,有時太累都照做,可能恃住自己還年輕,還可以捱得住,有一次肚痛到死,標晒冷汗,她才看醫生,立刻要入醫院做手術,原來是盲腸炎。

莫文蔚入行廿五年,二〇一八她就會展開巡迴演唱會,相信到時忙上加忙,而她可以自由自在繼續在事業上發揮所長,與她有一個好老公Johannes不無關係,對方給她絕對的自由。她和Johannes在十七歲時認識,當時在意大利是同班同學,到了今年九月,兩人認識了三十年,「十七歲時大家見面的情景,至今仍定格在我腦海裏,不過對方就不記得了。」為了慶祝兩人結識三十周年,今年九月莫文蔚會飛去英國搞一個派對,「我珍惜我們的緣份。到時會有很多同學仔被邀請來,我打算連幼稚園的同學都請。我很感恩在我身邊出現過的人,每個人的出現都是有原因的。」

丈夫不忍叫她不唱歌

 

八九年畢業後,莫文蔚和Johannes在二〇〇〇年在意大利同學會再重逢,見回舊同學大家都興奮,到了二〇〇九年,Karen到了歐洲拍戲,Johannes去探班,有空又來香港,直到對方完了一段婚姻,莫文蔚也單身,她當時心想,「是否上天講咗嘢俾我哋聽?」兩人重續學生哥初戀的緣份。「小時候拍拖, 根本不成熟,肯定分手收場,現在就好了,大家都了解對方,經歷多了人也成熟,兩人相處比以前更融洽。」

Johannes更了解事業在Karen心中的比重,他從來不會反對太太繼續做藝人,「他好體諒,知道演藝事業是我的命根,他根本不忍心叫我不唱歌、不演戲,知道我會不開心。」兩人結婚四年,加起來卻只有一半時間見面,「一切都是上天安排。」

她也知道不可以長此下去分開兩地,這種模式也有改變的一天,「我和Johannes講好,明年做完了廿五周年巡迴演唱會,大概忙完二〇一八及一九年,二〇二〇年我會放假一整年,只得我們兩人,不工作,周遊列國。」這個承諾,不知道Karen到時做不做得到呢?

「其實他也很忙,經常要到各地開會,所以他會明白我的忙。」莫文蔚認為自己的性格有時比很多男人更tough,尤其是情緒她管理得相當好,「可能與小時候就被媽咪訓練得多,形成習慣。」小孩子很多時候喜歡問大人:「應該點呀?」莫媽媽就會告訴她:「你問我,我問邊個?不如你自己去找答案啦!」當時她只有四歲,漸漸就養成了凡事講究邏輯性,有什麼事都自己分析,「從小有什麼事都是自己解決,媽咪教我,別人為什麼要替你解決?如果真的遇到難題,解決不到,就把它放在一旁,總有一天有解決的辦法。」

以前她和周星馳拍拖三年,與馮德倫拍拖九年,莫文蔚從來不會像一般港女,說自己浪費了青春及時間,「我看事情比較正面,一齊九年,開心就得,路是自己揀,我本身都不是一個肯定需要結婚的女人,如果夾不來結婚都無謂,難道為了證實給人看嗎?」好像她重遇Johannes,初戀情人又可以結為夫婦。「我發夢都冇諗過,所以人生就是這樣精采。」

性格太事業型,她從來沒想過要做媽咪,「就算有子女,長大了也未必陪你。」莫uncle離開後,她回港陪媽咪住,得閒兩人撐吓枱腳,「一回到家就有做女兒的感覺,媽咪會很緊張問我要不要飲湯及吃生果,雖然長大了,有媽咪的寵愛,也是很開心的。」

 

■ 撰文:汪曼玲/攝影:鍾漢平

化妝:Ling Chan@ZING The Makeup School/髮型:Carr Cheng@POP Eight/

服裝:Nina Ricci/場地:香港置地文華東方酒店

陳卓賢 MIRROR 姜濤
人氣 TRENDING
王力宏 梅艷芳 李靚蕾 姜濤 MIRROR ERROR 張家朗 香港小姐 聲夢傳奇 炎明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