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

廖啟智責任心重遺憾比家人先行一步 陳敏兒教堂隔空對話:我哋好掂!

陳敏兒與兒子為廖啟智舉行安息禮,她分享與智叔最後歲月的相處點滴。

過去一年受疫情影響,陳敏兒與智叔更加親密,每天都會傾訴心事,智叔計劃於疫情後,香港回復正常通關,夫婦倆會一起到內地遊歷各大名山大川,可惜現時的「中國夢」無法完成。

陳敏兒嘆謂智叔是辛苦命,休息時間很少,但於80年代卻請了兩個月假期,兩人一起到歐洲做背包客流浪,未料計劃有誤,算錯回程日子,需要提早一天回港,起初打算向無綫多請一天假,但因為智叔已被安排拍攝外景,不能更改,而且他們所帶的使費只能夠買一張單程機票,兩人被逼分開回港,敏兒說:「智叔入閘時回頭望住我,佢跟住就開始流眼淚,我見到佢喊,我忍唔住又喊,於是乎我哋兩個就攬住喺機場度閘口度喊到一個淚人咁。我好慶幸當時無人問我,『佢要移民啊,你哋要三年後先可以再見啊?』我會話唔係啊,我哋一日之後就見㗎啦,我諗真係會有人鬧我哋。」其實他們只是相隔一天回港,敏兒從這件事上提醒到自己,原來生離死別,雖然知道很快會相見,卻仍然感到不捨。

敏兒又表示智叔在病房時,自知即將要離開,於是流了很多眼淚,表達很多不捨,放不下家人,總跟她說:「敏兒啊,我係諗住我殿後㗎,而家要留低您,辛苦您啦。」敏兒大讚他就是如此有責任感,並隔空對智叔說:「其實我哋好掂,我哋會好照顧到自己。」

智叔兒子亦有分享與爸爸的往事,文哲表示爸爸一向很愛他,程度近乎溺愛,記得小學時,雖然爸爸工作忙碌,但總會接送上學放學,有一次他向爸爸提出不用再接送,要求自行放學,智叔雖然表面應承,但內裏很擔心,「喺嗰段時間,佢係有幾次在學校跟住我返屋企,確保我平安,喺呢件事上體驗到佢好尊重我嘅一啲決定,同時好關心我,暗中保護我,佢俾我嘗試,喺呢個位我係好感恩嘅。」

文哲長大後,因為其性格與爸爸嚴守規律的個性相異,關係不太好,「因為我隨性和我行我素,我哋性格差異隨年紀漸長而愈來愈大,有段時間好怕同佢相處,因為佢好不滿我一啲行為,但佢仍然會尊重我嘅所有決定,同時亦會有責怪我,令我心裏有個錯覺認為其實佢不太鍾意我,佢同我相處都唔太開心,但其實佢心底裏係非常愛我。」文哲之後往澳洲升學,每次回港在機場總會見到爸爸接機,「每次我見到佢嘅第一眼,佢嘅笑容係打從心底裏笑出來,佢係好掛住我,我以前總覺得佢唔鍾意同我相處,雖然性格真係有不合,但嗰個笑容令我明白我有回家嘅感覺。」

二仔文信長大後從事幕後製作,爸爸時常給予很多寶貴意見,他自言很害羞,不敢將自己的作品讓人觀賞,只有跟爸爸分享。在爸爸患病時,文信每天會讀一個勵志的故事讓他聽,但每次說完,智叔總會糾正一些尾音,語氣抑揚頓挫該如何改善,令文信獲益良多,他說:「我很感恩,成為他最後一個學生。」

在2006年幼子文諾患病時,智叔與敏兒根據聖經對天堂的圖像描述,創作了一首歌曲《天家裡》,自從文諾離世後,智叔每天都會聽一遍,於安息禮現場,敏兒特別安排播放一次讓大家聽,透露是智叔的心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