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

【岑傲明視評】《殺手》:逆市筍工之殺人


《殺手》萬眾期待,無他,除了久未見面的陳豪、黎耀祥和李佳芯,比起常見的警匪劇,殺手題材太搶眼了,尤其漫畫化兼cult cult地的宣傳片,雖然在《Kill Bill》和《Sin City》見得多,但在翡翠台是絕無僅有。

無綫拍劇很多時尋找最大公因數,也就是令最多觀眾產生最多共鳴,這就是親情和愛情。父慈子孝和男親女愛太日常,戲劇化後就發展成尋親和三角戀氾濫,這又是另一個故事了。換句話說,以殺手為題不符合最大公因數原則,因為殺手不是合法的職業。現實世界中,不要說做殺手,接觸到殺手的人也是極少。

不符合HCF不一定錯,也沒多少人遇過鬼,但鬼片都是寫親情和愛情的。當然,殺手同樣也有感情,不過,殺手以取人命換取金錢為業,不但犯法,也是犯罪,超越了道德標準,甚至比描寫殺人如麻的黑幫大佬和有心理問題的連環變態殺手更踩界;前者可以用「人在江湖,身不由己」或「我不殺人人殺我」來包裝,後者可以是童年陰影或環境所迫,而不像殺手這是一份「逆市筍工」,因為人命是無價的。


寫殺手難卻不是做不到,殺手題材有很多人寫過小說,如九把刀有《殺手》系列,彭浩翔未做導演前也寫過《全職殺手》,但小說畢竟是小說,沒有影像下,死多少人也沒有實感。君不見這些小說影視化,九把刀筆下殺手何其多,卻拍了一個不殺人的《殺手歐陽盆栽》,杜琪峯和韋家輝合導《全職殺手》成績平平,到彭浩翔有機會導演,主角也是殺手,但卻是殺手失業走去拍片的《買兇拍人》。

殺手題材無疑是吸引的,尤其吸引年輕網民觀眾,但道德問題必須處理。一般職業題材劇也是主角步向成功;《衝上雲霄》是如何成為一個成功飛機師,《降魔的》是如何成為一個成功驅魔人,但殺手題材很少寫如何成為一個成功的殺手,更常見是寫一個殺手高峰滑落、如何退隱,或直接寫一個退隱了的殺手,然後純粹寫一個復仇故事,如《Kill Bill》和《John Wick》。

無綫如何處理《殺手》的道德問題呢?為了減輕「教壞人」之感,首先是cult化、漫畫化和抽離化,務求跟現實世界劃清界線。首集首十分鐘就交代黎耀祥由十年前的神級殺手淪為低端殺手,原因未交代,成為最大懸念。陳豪和黎耀祥令人想起O和托爾,但《全職殺手》故事卻是由托爾狙擊O才正式展開的,如果陳豪和黎耀祥一直維持現役,觀眾如何接受劇中道德觀是本劇最大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