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ertisement

斯德哥爾摩症候羣

影評
2015.07.20

1973年8月23日,兩個匪徒搶劫一間位於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的銀行,挾持了4個人質,與警方對峙130小時,結果棄械投降。這4名人質說在挾持時期,他們受到善待,表示同情他們。這種不但對壞人不反感,甚至抱着同情心,認同感的行為,後來被稱為「斯德哥爾摩症候羣」(Stockholm syndrome)。

再將日子推到1975年,導演薛尼.盧密拍了《黃金萬両》(Dog Day Afternoon),幾乎是導演最好的作品。而影片內容,根本便是「斯德哥爾摩症候羣」的展示。

兩套同期推出的系列影碟中,《變種特攻》和《狂野時速》之間,我特別喜歡後者,拍了7集,每一集都是同一羣人主演,就像一隊超級樂隊主要的陣容不變,而只是其他配菜改變一點。便砌出7部絕對娛樂性豐富的電影。《狂野時速》每一集推出我都追看,一來它不是以大片的姿態出現,抱着不大的希望進場,竟然發現那些飛車鏡頭相當緊湊。更重要是影片建造了一種家族氛圍。保羅獲加本來是追捕雲迪素一夥的警員,結果反而成了他們家族式成員。保羅獲加的角色很明顯便是個「斯德哥爾摩症候羣」的患者。但對於我們喜愛這個系列的粉絲團,我們的病況更深入,甚至已到了混淆現實世界和電影世界的地步。保羅獲加在現實上撞車身亡後,竟然有很多人為他悲傷,為他哀悼。我敢說保羅獲加的電影,並沒有很大的觀眾羣,因為大部分是小成本的製作。但其死亡消息令影迷震撼的程度,完全是偶像級大明星的待遇。而最後一集有他演出的《狂野時速7》,導演占士溫更用一個類似神聖化的鏡頭:雲迪素和保羅各自駕着一輛車,一起在路上飛馳,然後慢慢看到保羅獲加的畫面有一種光芒,最後接上一個高空遠鏡,觀眾看到他們分道揚鑣而去。這擺明是一次對保羅獲加的哀悼。而在電影中,這個角色彷彿已走上另一條路,跟這個系列的死忠粉絲分離了,永別了!

《狂野時速》系列拍到第7集,遠超過我最初的預期。這是一個非常具有「斯德哥爾摩症候羣」的意識的作品。片中的兩個男主角,和一個女主角,每一集都有自己的愛情和事業的變化,而影片在狂野時速中吸引觀眾的正是這種家庭式的溫情作用,實際上是證明「斯德哥爾摩症候羣」,每一個電影觀眾都是患者。   阿俠

莫文蔚 陳卓賢 聲夢傳奇
人氣 TRENDING
王力宏 梅艷芳 李靚蕾 姜濤 MIRROR ERROR 張家朗 香港小姐 聲夢傳奇 炎明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