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ertisement

【西片推介】《人造天劫》着重實感 謝拉讚太空站夠真

大話西洋
2017.10.07

電腦特技愈成熟,催生愈多災難片,在大銀幕上盡現洪水、地震、風暴、山崩塌樓,瘋狂轟炸觀眾視覺。對比純粹呈現密集式災難場面,新片《人造天劫》(Geostorm)似乎多了點巧思,着重反思人類的天真無知與野心──人們企圖利用科技控制氣候,卻遇上系統失靈引致大自然反撲,令地球變成人間煉獄。

片中的氣候控制系統Dutch Boy出錯引致氣候災難,威脅全球人類生死,主角謝拉畢拿(Gerard Butler)飾演的太空工程師率領救援隊伍,分開地面與太空兩方面同步救援。其中上太空站救災的部分為電影重頭戲,導演甸特夫連(Dean Devlin)為加強真實感,特意摒棄一貫做法,減少使用電腦特技,反而堅持在片場搭建出國際太空站的場景。製作團隊參考了真正的國際太空站,更得到NASA協助講解身處太空的狀況,以及檢視電影佈景設計,最終團隊以七十二個組件建出九個太空站場景,並指導演員配合「威也」的輔助,演繹出零重力狀態。謝拉畢拿亦坦言電影場景出乎意料地富實感,令他驚歎。

導演甸特夫連曾監製《天煞地球反擊戰》系列與《哥斯拉》(1998)等電影,處理災難場面駕輕就熟,他強調,這次執導《人造天劫》所呈現的滅世視覺效果,帶有一定真實感,希望帶觀眾投入故事當中,從新角度反思慘烈天災背後的因由。片中能控制氣候的巨型人造衞星網絡Dutch Boy由各國政府合作建立,這種講求合作的計劃裏,最容易出錯的一環不是科技,而是各有私心的操控者。電影把滅世災難歸因於政治角力,令人聯想起強硬退出《巴黎氣候協定》的美國政府、要脅使用核武的北韓或部分使用生化武器的國家,若繼續利益行先,懶理環境破壞,我們大家都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美歐日韓災難片新趨向

這十年的荷李活災難片近乎氾濫,各地電影人看風駛舵,開始出現新的轉向,改編真人真事,例如《海嘯奇蹟》(The Impossible)、《怒海救援》(The Finest Hours)及《深海浩劫》(Deepwater Horizon),着重真實事件裏展現的人性光輝,有事實支撐,再俗套的劇情都能感動人心。反觀歐洲出產的災難片着重視覺效果,展示工業製作水平,例如去年代表挪威出戰最佳外語片的《驚逃駭浪》(The Wave)就是畫面不俗的娛樂片。俄羅斯出品的《The Crew》亦是一部富娛樂性、調度成熟的災難片。日韓的災難片相對規模較小,但內容別具心思,像韓國災難片大多借題嘲諷政府迂腐虛偽、救災無能,例子有《韓流怪嚇》、《鐵線蟲入侵》、《死亡「動」新聞》。而日本片《求生走佬Family》則以喜劇包裝,沒有大型災難場面,卻足以令人反思人類面對末日時的無能。

主角個個打不死

災難片必定有個打不死的主角,不論天災有多慘烈仍毫髮無損,相信《人造天劫》的謝拉畢拿會繼承這個不死光環,未知他會否強如以下幾位堪稱地球最強物種的災難片角色?(圖A至C)

 

■ 撰文:KASS

姜濤 聲夢傳奇 陳卓賢
人氣 TRENDING
王力宏 梅艷芳 李靚蕾 姜濤 MIRROR ERROR 張家朗 香港小姐 聲夢傳奇 炎明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