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ertisement
趙榮德.升學有道

趙榮德:官津好還是直資好?

專欄
2023.10.20
撰文:趙榮德攝影:雨絲

whatsapp-image-2023-10-18-at-2-17-02-pm有位預備下一年替兒子報讀中一的家長,走來問我報讀直資學校好還是官津學校好。他說他對直資學校「情有獨鍾」,因為覺得直資中學在成績、師資和設備各方面都突出;不過他想對直資和官津學校有個比較深入的認識,因此希望和我討論。有興趣想知道官津和直資小學之優點及缺點的家長,不妨花些時間閱讀以下我們的對話。

趙為本人
家對各種學校有興趣的家長

趙:為什麼你認為直資學校比官津學校好?

家:因為在中學文憑(DSE),直資學校的成績好過官津學校,從報章得到的印象,好似年年聖保羅男女及女拔萃都有狀元出現。

趙:其實官津學校亦都出了不少狀元,不過直資集中在一兩間,官津的狀元分散在幾間中學,例如皇仁,差不多年年有狀元,喇沙、聖瑪利、英皇、培正,都出很多狀元;我相信,兩種學校的狀元數字其實是不分伯仲的。

家:就算出狀元的數字差不多,我也認為直資學校比較自由一些。

趙:同意,直資學校至少有以下兩點比官津學校自由些:第一,在教學語言(MOI)方面;直資學校可以用英語教學,但官津學校如果想用英語教學,便一定要達到某一些要求,而該些要求頗高,所以,到現在,全港只有不超過120間中學可以用英語作教學語言。但直資學校卻全部可以用英語教學,而不需要任何要求。第二,直資學校在資源運用方面比較靈活,例如直資學校有錢,可以請多幾個Net(外籍英文老師)、中文老師,或者升學輔導老師或者其他需要的老師,在設備方面甚至可以起一個游泳池,在教學語言及資源運用兩方面,直資學校的確比官津優勝。

家:就因為你提出以上那兩方面,所以我對直資學校比較看高一線。但我想知道,直資學校是否沒有缺點?

趙:有。在以下三方面,直資學校是比不上官津學校的。第一方面:官津學校的附加福利(fringe benefits)比直資學校好得多,例如官立學校的老師有房屋、醫療,以及對子女教育這三方面津貼,直資學校的老師卻沒有;第二方面,以前官立學校的老師有長俸(pension),現在改為有公積金(provident Fund),津貼學校的老師也有公積金,但直資學校的老師只有強積金(Mandatory provident Fund);公積金比強積金優勝得多!

家:怎樣優勝法呢?

趙:公積金是按教師的底薪計算,教師每個月供款5%,年資少於十年的政府便給他提供5%贈款,多於十年的政府便提供10%,足十五年政府便替他供15%,小數怕長計,而且這些存款還保證有5%的利息,連綿不絕供二三十年直至退休,這筆錢令老師在退休時感到安心。直資學校的老師一般只有強積金,而強積金要老師自己選擇一些基金投資,既然是投資便「有蝕有賺」,官津學校卻「有賺冇蝕」,所以在儲蓄供款方面,直資學校又比不上官津。

家:除了老師的附加福利和儲蓄供款這兩項影響老師,直資學校會否有些潛在因素影響其他人?

趙:直資學校的學生處於一個特殊環境,可能對學生成長及待人處事發展不利!

家:願聞其詳。

趙:好。眾所周知,直資學校要交學費,而學費至少交每月要交數千元,換句話說,直資學校的學生可自成一個界別,那便是中產的界別,而這一界別的學生對事物的認知能力,可能會有局限,若然學生不懂得擴展自己的視野,便會有坐井觀天的感覺,這會對直資學校學生不利,反而官立和津貼學校的學生來自「五湖四海」,有些來自非常富有家庭、有些來自中產家庭,亦都有些來自窮困家庭的,他們的眼界會廣闊些、全面些,知道民間疾苦,所以他們看的東西會「貼地」些。

家:明白。你是說,讀直資學校的學生看世界可能不夠全面,不够「貼地」,對嗎?

趙:對。除了看世界不夠全面,讀直資的學生亦都可能容易失去同理心。你聽過「何不食肉糜」這個故事嗎?當全國飢荒,不知民間疾苦的西晉第二代皇帝晉惠帝竟然向身旁的官員說,百姓無米充飢,何不食肉糜(肉糜即肉碎粥)這故事是嘲笑晉惠帝沒有同理心,同樣的道理,養尊處優的直資學校學生亦有可能像晉惠帝一樣,見到窮人在垃圾堆中找別人剩下來的食物,問他的朋友為何他們不食奶油蛋榚呢?這便是沒有同理心!

家:只要學校處理得好,我相信直資後的學生不會沒有同理心的。

趙:是的。如果學校只重視成績,不重視品德培養,學生便容易視野有局限及沒有同理心了。

家:聽你講來,直資學校除了學生可以用英文學習與及學校自由運用資源與及多些課外活動的設備之外,在老師的質素,學生的成長和對人的態度,亦都不能忽視。我真的要小心衡量兩者的優劣,才作出決定。多謝趙Sir詳細跟我分析!

趙:亦很高興和你討論!祝你替兒子找到一間適合他讀的學校!

 

莫文蔚 姜濤 星級企業大獎2020
人氣 TRENDING
王力宏 梅艷芳 李靚蕾 姜濤 MIRROR ERROR 張家朗 香港小姐 聲夢傳奇 炎明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