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ertisement
林奕華.繾綣星河

林奕華:生活化的表演

專欄
2018.12.01
撰文:林奕華

12river01a

什麼是「過分自覺」?蕭芳芳在《大學問》以別出心裁的方式回答。

 

周迅說:「以後想多演生活化的角色。」我不期然想起張艾嘉和蕭芳芳。

張在《相愛相親》(二○一七)中那緊張兮兮的母親、女兒和妻子,便是以生活化的形態,被呈現在銀幕上。但在這個多數人處於情感世界水深火熱的時代,對於心理投影決定一切的第八藝術,更容易通過眼球進入內心的角色,到底以情緒濃烈取勝。清淡,便因為需要品味的時間與心情,注定少了人有興趣。

情感,畢竟要以靈魂的深度交換。

蕭芳芳憑《女人四十》(一九九五)拿下國際與華語影壇各項大獎,原來已是廿三年前。時光荏苒,我怎麼還是覺得,它在柏林電影節試片那天,不過是晃眼之間?可能沒有什麼距離感的歷史,也跟蕭芳芳表演的生活化有關。既能精準掌握一個普羅中年婦女的悲愁喜樂,她可以是昨天的,也可以是今天的。譬如,我就能看見她演出任何一部是枝裕和導演的電影。樹木希林芳齡八十以上尚能在新世代眼中成為「女神」,憑的不正是一份人生透明感?所謂「透明」,就是歷練帶來的看通,看透。有她的地方,就如一盞燈開着了,套句俗話,乃「燃燒了自己,照亮了別人」。

 

12river01b

蕭芳芳在《女人四十》精準掌握一個普羅中年婦女的悲愁喜樂,她可以是昨天的,也可以是今天的。

 

蕭芳芳自己透露在美國留學期間訂婚兩次,後來均以取消婚約作結,得出的結論是「結束了愛情,復活了生命。」後來的第一段婚姻,也是和平分手。在她主持的《點止咁簡單》(一九七七)裏,面對電視機裏觀眾提出的問題「秦祥林咁靚仔,點解你要同佢離婚?」她也莞爾回答。不避諱別人眼中的錯誤決定,似乎是蕭芳芳的行事作風。當然,你可以說,她所屬於的年代,傳媒仍然是明星記者一家親。如果當事人,像芳芳,願意自己執筆交代離合經過,媒體自然樂得刊登。只是換了今天,「官方故事」的吸引力,怎樣也大不過爆料和新聞挖挖挖吧?

蕭芳芳在美國唸的是傳播學。雲門舞集創辦人林懷民老師修的是新聞。有些時候,我也會看見一位想到另一位,像,蕭芳芳在《大學問》的採訪,播出後我便寄了連結給林老師。原因之一,是我覺得兩位必然互相欣賞。其二,是二人有着相似的地方—除了深諳如何與人溝通,也極為懂得和自己對話。所以,他們的表述,不論是文字或影像,有一段我就把那一段讀和看到幾乎會背。

用時下的形容,就是語言怎麼那麼精警,卻又似順手拈來,不費吹灰?

例子之一,是芳芳不止一次在訪問中自述:「我最不滿意自己演戲時太過自覺(self-conscious)。」

什麼是「過分自覺」?知道有機會在港台電視31和港大通識教育合辦的訪談節目《大學問》中訪問蕭芳芳時,這問題自然在預先呈遞給她的問題清單上。預期聽她自我論述一番,孰料錄影現場裏她的回答別出心裁。

首先,她請主持人羅永聰對着鏡頭A道出當天早上起牀時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想。繼而,她又請「挑戰隊」的成員(港大學生代表)David上台,對鏡頭B重複說出羅永聰口中的「台詞」。然後,她請編導重播A和B片段給在場觀眾看。最後,輪到我接招:「請你以導演的角度說出及講解鏡頭前的那一位,羅永聰先生抑或David,更self-conscious。」

哈姆雷特的猶豫不決在於to be or not to be。蕭芳芳寓表演於生活,明白to be or to act也是一種兩難。這精采的「演出」可惜沒有收錄在二十分鐘的短版「70+1蕭芳芳」中,是以明年才推出的九十分鐘長版值得萬眾期待。

 

img_2010

七五年,蕭芳芳與秦祥林結為夫婦;七七年,她在《明周》撰文,告訴大家她與秦祥林已正式分居。

聲夢傳奇 姜濤 星級企業大獎2020
人氣 TRENDING
王力宏 梅艷芳 李靚蕾 姜濤 MIRROR ERROR 張家朗 香港小姐 聲夢傳奇 炎明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