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聞在《傾國傾城》(一九七五)後,「姜不離狄,狄不離姜」便由佳話走向絕唱。有說「分手」的導火線是,一個是皇帝一個是奴才的角色與片中戲分沒有成為正比。當事人從沒就此事置喙,是耶非耶,大可由影迷自行判斷。

聲浪之一,是「此乃由張徹陣營轉換到李翰祥麾下的水土不服所致」。

史上再無姜狄,可能也是由於「張徹只此一家」。之後吳宇森作品也秉承師父的惺惺相惜的英雄電影主題,不過雙男主周潤發李修賢不似當年姜狄青春正盛,而且由默契到片量同樣可觀。
「雙男主」等於「二人成團」,唱歌的留下經典歌曲,演戲的留下經典電影。歌曲容易傳唱,電影較難重現。姜大衞狄龍的有影偕雙如此傳奇,部分原因便是「久聞其名」,多於歷歷在目。

誠然,兩位小生是第一次外借,第一次拍史詩式題材,第一次以「演技」而不光是「身手」證明魅力。最打破常規的是,由於《傾國傾城》演員眾多,儘管海報上二人的排名各據左右一方,兼且以「姜大衞、凌波」和「狄龍、盧燕」男上女下表明「雙男主」的同等分量,但與現身張徹作品到底不同的是,李翰祥的導演手法以情感細膩見稱,姜狄在他的指導下有幾脫胎換骨,自必萬眾矚目。

光從身份而言,狄龍是以高大發揮「高大(上)」的優勢,讓「短小精悍」的姜大衞以機靈佻脫演活棄暗投明的小奴才。「雙男主」在劇情安排上便有了分工:誰是「第一男主角」?貫穿上集與下集《瀛台泣血》的光緒皇帝也。誰分屬「第二男主角」但也在上集裏更搶鏡頭?在這一集給下一集落伏筆的寇連材也。

一方面看,這是與當年《刺馬》(一九七三)相反的雙男主設計。俊朗的馬新貽是狄龍,愁眉深鎖的張文祥是姜大衞。一個是兩江總督,一個是草莽中人,雖曾結成異姓兄弟,但最後不離濺血收場。狄龍在片中不止演出心機重和「勾義嫂」,他的重要表現之一,是顏值與身材。「刺馬案」既是歷史事件也是家庭慘劇新聞。二哥太漂亮了,大嫂抵受不住誘惑,害大哥為此送命,逼使三弟出手主持公道。當年狄龍憑《刺馬》獲第十一屆金馬獎優秀演技特別獎,可謂首次走出正派戲路便獲亮眼回報。

「刺客」是綠葉,「被刺者」才是牡丹。也因此,《傾國傾城》可說是《刺馬》的類似設計。《刺馬》裏「被刺者」乃第二男主角,「刺客」是第一男主角,只是一臉正氣那位骨子裏陰險狡詐,在演員角度,如獲突破空間。狄龍的光緒皇帝恰如其分不易出采,反而姜大衞演那十七歲小太監有變節有犧牲,足夠讓觀眾由憐生愛。

但不論張徹抑或李翰祥,狄姜入戲總不離二人的特質:「貴公子」與「遊俠兒」,並且從《保鏢》(一九六九)開始便如此。習慣在重情義的武俠片裏輪流給對方跨刀,才會教人給轉型在宮廷大片角色中分出了「尊卑」的二人,製造了茶餘飯後的談資。

The Dresser 是一九八○年首演於英國的原創戲劇。之後巡演於英美的西區和百老匯。一九八三年搬上銀幕,雙男主是阿爾拔.芬尼和湯.寇特尼。二○一五年再次拍成電影,雙男主是伊恩.麥凱倫和安東尼.鶴堅斯。

忽想起英國舞台劇《The Dresser》,老牌莎劇演員與同齡私人助理擠在狹小的化妝間裏,外面是世界大戰,他們之間是暴風驟雨,不知道誰才是男主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