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ertisement
林奕華.繾綣星河

林奕華:被浪費了的李菁

專欄
2018.03.17
以冰清玉潔著稱的娃娃影后李菁,接二連三演性感角色,從《丹麥嬌娃》到《秀才遇著兵》的肉感小寡婦。

 

臉書友人留言:「《追》(一九七八)浪費了李菁。」

這句話的潛台詞,是不是「李菁『被』《追》浪費了?」。

同樣被認為是「浪費」,一個是怪電影不爭氣,一個是替演員的際遇叫屈,主體客體儘管有所差別,但首當其衝都是李菁。

問題是,如果《追》單純是李菁十年演員生涯中的其中一部電影,它教人惋惜和感慨的程度,肯定沒有現在那麼大。就如,如果說《丹麥嬌娃》(一九七三)「改造」了李菁,後世有志研究香港六十與七十年代電影的人士,還可以由該片開始鈎沉李菁戲路轉型的始末。由呂奇到李翰祥,是什麼令一位以冰清玉潔著稱的娃娃影后,接二連三演出了《蕩女奇行》(一九七三)、《色中餓鬼》(一九七五)、《捉姦趣事》(一九七五)、《洞房艷史》(一九七六),連在《牛鬼蛇神》(一九七三)的折子戲《秀才遇著兵》中,也要「半解羅衣」飾演肉感小寡婦?

李菁在《追》換裝頻繁,她的「金鐘罩」大衣確實教人印象深刻。
拍《豪俠傳》因工受傷斷腿,在宿舍休息了整整半年才復工。

還是邵氏基本演員時,一部一部完成上述電影給人的感覺,除了履行片約,便是順應潮流。都怪身為大女明星時代開到荼蘼之際誕生的影后接班人,李菁的青黃不接在於,二十歲前公司把她拱上去的浪花一個一個拍下來了。黃梅調、山歌、苦情文藝片,只要是能把李菁純樸一面發揚光大的戲路(七三年之前還沒有純情一詞,因為林青霞尚未出道),全要讓位給「新武俠時代」。於是她也和公司的其他員工執起刀槍,加入飛簷走壁,不是打人就是被人打的行列裏。

陶傑:李菁的那個時代
林奕華:兩男之間的李菁

甚至,在《豪俠傳》(一九六九)中,因工受傷斷腿,在宿舍休息了整整半年。復工後《豪俠傳》終於完成,上片,下片──這部電影如果有被歷史記得,也只因李菁為藝術犧牲的花邊尚有新聞價值。電影本身?鳥飛不留影,船過水無痕。

這樣說來,《豪俠傳》又是不是浪費了李菁?

但與《追》不能相提並論的是,《豪俠傳》的老闆姓邵,《追》,卻是李菁集主演與投資人於一身。

也就是說,李菁大可不接受不適合她的任何條件──角色有沒有發揮空間?與對手演員有沒有化學作用?導演是不是了解自己的專長?這些問題的答案,從YouTube上的版本看來清楚不過。不但戲分,對手和導演功力與理想均大有距離,就是至為基本的,投資人的李菁為什麼會認為這部電影能夠使人看見不同的演員李菁,也成了一個謎。

理論上,一個演員耗資給自己打造一部電影,大眾對它的期待,必然是在量身訂造之下,看他如何施展渾身解數。但李菁雖身為《追》的老闆,她卻把主要戲分持平分配。身為第一女主角,兩個男主角嘉倫鄧光榮的恩怨情仇全因爭戀她而起,既是三角關係的支力點,她大可安排自己在新歡舊愛之間左右逢源。然而,李菁沒有獨攬感情戲的天下,反把一半的女主角戲分,分了給鄧光榮的情人余安安。倒是鄧光榮要演出死纏爛打,而她只負責一再拒絕舊情復熾。

每次出場的李菁,與其說是增強戲劇衝突,頻繁的換裝,卻更似劇中人是在T台上當模特兒。(片中她的『金鐘罩』大衣確實教人印象深刻)。

「邵氏之友」思憶故人 凌波為李菁感傷下淚

這使我想起同一年上映的《新紅樓夢》(一九七八),李菁凌波兩位影后再度攜手分飾賈寶玉與薛寶釵。當年大家都把焦點放在雙胞案的風波上,是到了塵埃落定,佳人已逝的今日,我才在《追》的李菁身上看見寶姐姐風範──不是不可以成全小我,但她選擇以大局為重。

陳卓賢 莫文蔚 聲夢傳奇
人氣 TRENDING
王力宏 梅艷芳 李靚蕾 姜濤 MIRROR ERROR 張家朗 香港小姐 聲夢傳奇 炎明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