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樂飄飄處處聞》(The Sound of Music)(一九六五)是在六十年代成長一代不能磨滅的電影記憶。但這部我們在小學時代就把插曲《Do-Re-Mi》唱得滾瓜爛熟的電影,真的是一部兒童電影嗎?闔家歡是真的,可是純真年代的每一個人,可能還不會太意識到它的主角其實不是那七位由矮到高的梯隊成員,即便是一首又一首的合唱歌曲,確是給了我們似乎主宰劇情大局的錯覺。

 

例如,《Do-Re-Mi》。大片大片的綠草如茵,七小福把音符當ABC一樣從頭學起。例如,《My Favorite Things》,雷雨交加之夜,去想想一些愛不釋手的事物,恐懼便被滿心喜悅掃出門口。例如,《So Long,Farewell》,第一次在滿堂賓客前作創團表演,記得小時候看到這一幕是又高興又失落─多麼羨慕銀幕上的兄弟姊妹多到可以一字排開,自己不要說組歌舞團了,就是玩什麼,也只有一個伴。

 

然而成年後再看這些小孩時代的K歌,發現我們投射的「主角」只是配角,載歌載舞的七小福,在劇情上的重要任務,是烘托把他們作育成音樂英才的修女姐姐瑪莉亞,由茱莉安德絲飾演。

 

就說《Do-Re-Mi》吧,唱的全部歌詞,都是出自瑪莉亞姐姐手筆,小孩們唱翻天,背後推手居功至偉。《My Favorite Things》呢,兼任心理醫生或心靈導師,而且,正是因為有這麼一唱,才給了她靈感給七小福縫紉出團隊新制服,人人把窗帘布穿了上身。但上述都只是前菜,瑪莉亞姐姐把歡樂帶進了原本暮氣沉沉的伯爵家庭,七小福脫胎換骨,最後所成就的,仍是瑪莉亞姐姐的天賜良緣─要進入伯爵的視線範圍,女家教首先要成功攻陷他的兒女的心。

 

不是說瑪莉亞姐姐一定心機這樣重,只不過,若伯爵夫人的位置只有一個,伯爵家庭卻有兩個人選在競逐時,成羣兒女便是最佳籌碼。《So Long,Farewell》在《仙樂飄飄處處聞》中出現時,原來暗藏了玄機。表面是七小福在大派對裏向賓客表演的「晚安曲」,它的弦外之音,其實指向在聲樂喧天之際,正在悄然引退留書出走的瑪莉亞姐姐。她不願意當那被挑選的一位也好,她是希望伯爵主動作出選擇也好,觀眾都會替她的前程未卜揪心。何況,這一幕的「寓意深長」,是被它被放在中場休息之前而更為凸顯?

 

多小的鋪排,七小福都是「冰人」,真正的主角,是瑪莉亞姐姐。

 

同樣的情況,亦在《愛的天地》(一九七三)裏重現。

 

才二十歲,正要踏出校門的大好青年秀亞(翁倩玉飾),晴天霹靂於自己得了腸癌絕症,餘下的一年生命,她決定把自己奉獻給深山裏的孤兒院。與被修道院派去伯爵一家當家教的瑪莉亞姐姐相差無幾,她也是一手行裝一手抱着大結他,亦一樣來到了一片綠油油的草原,興奮的高歌了一曲:

 

我達到了願望 我找到了理想 青山高蒼蒼 這裏是好地方 我再也不徬徨 我再也不迷惘 細水長又長 這裏是好地方 那小小的木房 是那麼安詳 就要把我全部 寄託在他的身上 花兒在吐露芬芳 這裏是好地方

 

孤兒院可以是怎樣的「好地方」?這問題如同問《仙樂飄飄處處聞》的一家子,為什麼在瑪莉亞姐姐從天而降之前,七小福那麼像孤兒?

 

《愛的天地》的孤兒院也像《仙樂飄飄處處聞》般,小孩子的「父親」,也就是孤兒院長,同樣不苟言笑。自然,他的存在也是為了要被下凡的天使所改變,只是翁倩玉不同於茱莉安德絲,她會成為孩子們的「慈母」,但不會當上「父親」的妻─因為她的生命有限期,抑或,秀亞是比瑪莉亞更聖女?

 

電影《仙樂飄飄處處聞》中,茱莉安德絲彈奏結他,七小福把音符當ABC一樣從頭學起。

 

女主角把歡樂帶進原本暮氣沉沉的伯爵家庭,令七小福脫胎換骨。

 

在《愛的天地》中,翁倩玉飾演的女主角秀亞剛踏出校門,即得悉身患絕症。

 

 

 

 

秀亞決定把自己餘下的一年生命,奉獻給深山裏的孤兒院。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