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一數,在我們有生之年說得上永垂不朽的最佳拍檔,有哪些?

任白排在最前是毫無疑問的。神仙境界,沒有之一。芳芳寶珠居亞軍。畢竟只有她們的允文允武、亦雌亦雄、宜古宜今、能中能西,皆可與兩位前輩相呼應。第三對組合屬曇花一現,一九七七年翻開娛樂版,李翰祥導演要拍《金玉良緣紅樓夢》,寶黛鎖定林青霞、張艾嘉!

在《金玉良緣紅樓夢》前,《紅樓夢》都是紅伶老倌的戲寶。李翰祥是讓青春偶像登上紅樓影像史冊的導演。林青霞反串賈寶玉,張艾嘉由摩登女孩變身林黛玉。二人之前只有《八百壯士》同戲不同框的合作,之後,似乎亦只有《金》的珍貴一次。

李翰祥導演獨具慧眼,雖說是老闆推薦凌波給他去演梁兄哥,但當祝賢妹是樂蒂,《梁山伯與祝英台》(一九六三)還是影史上的破天荒—把台北變了「狂人城」,把黃梅調變成票房妙藥靈丹。他的神仙手,繼後變出了江青和甄珍。無奈《西施》(一九六五)和《緹縈》(一九七○)是遠水救不了近火。而他,當初出走邵氏重振聲威也要回到邵氏,重投舊巢第一部拍的《大軍閥》,就讓剛滿三十歲的許冠文當上超級明星。

那是一九七二年。之後三年,李翰祥的作品為他換來「風月大導」的名銜。《風月奇譚》(一九七二)、《北地胭脂》、《風流韻事》(均為一九七三)、《金瓶雙艷》(一九七四)接連出世,另一雙「有影皆雙」的配搭如是誕生,恬妮的媚,胡錦是騷。在她們之後,受李力捧的新人便顯勢孤力弱,白小曼、余莎莉、楚湘雲,都未曾成為佳話。

李翰祥不只把《金瓶梅》拍成《金瓶雙艷》,這部電影的經典性,更多來自胡錦、恬妮賦予潘金蓮和李瓶兒的個性一面。眾所周知胡恬在李的風月片中負責的是戲劇演出,不是肉體展示,這也不是後來的三級片演員所有的權利與義務。

說到佳話,沒有比一九七五年他向張家班借將拍攝的《傾國傾城》與《瀛台泣血》更教人難忘。首先是風月大導忽然「改邪歸正」,第二是邵氏出品已不知多少年沒有重磅歷史文藝片。即便過去,即便操刀人也是李翰祥,這一次的企圖心也不只是宮闈歌唱,而是回到《楊貴妃》(一九六二)、《武則天》(一九六三)的路線—加上慈禧太后,這才是他心目中的「傾國傾城」。

李翰祥這一次的天作之合不是把天各一方的兩個名字放一起,而是把合作有數的狄龍和姜大衞,從特定片種移植到另一個戲劇世界。結果證明,他的眼光準確,《傾國傾城》的成績,是導與演的彼此成就。

大女主盧燕是鐵打的,第二女主角珍妃一度傳出由甄珍飾演,也有流言把李菁捲進來,只是若說由她來演光緒愛人年紀有些大,皇后又老早定下了凌波,真相大白在台灣新人蕭瑤到影城報到。但最教我輩影迷莫名興𡚒,是李翰祥再次施展善用最佳拍檔的效應:誰都不會想到光緒皇是狄龍,更不會料到他身邊小太監寇連材一角,姜大衞會願意「跨刀」。

時間跳到二○二二年一月二日晚在無綫舉行的《萬千星輝頒獎典禮》。第一個頒出的「萬千光輝演藝大獎」得主是姜大衞,頒獎人是他哥哥秦沛,但與秦沛介紹得獎人的嘉賓還有狄龍。當姜大衞領獎,與狄龍同框,翌日便為媒體締造了一則「世紀同台」的新聞—二人自《傾國傾城》後漸行漸遠,連替張徹效力,也只是到一九七七年戛然而止。

引人遐想,《傾國傾城》的選角與戲分,真是坊間傳說的構成心結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