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

黃翠如:想

 

 

 

最近被朋友問得最多的問題,就是為什麼一直要助養小朋友。

由出來工作賺取的第一份糧,開始參加助養計劃已經接近十五年,為什麼要這樣做?坦白說,我從來沒有好好認真去想過這個問題。或許我被同樣是助養者的姊姊影響,又或許是讀中學的時候,在火車廂中碰見一位香港女士,拖着一個非洲裔孩子,孩子向女士叫了一聲媽媽,讓我發現來自不同地域但可以成為親人的微妙與感動,更可能,是一份責任感,一份我們對社會對世界應該有的小小責任。

其實,想來想去,真正答案只有一個:「想」。

關於這個小小的堅持與習慣,也被朋友問到另一條數學常識題,「支持慈善機構其實有多少錢是落在行政費用?又有多少錢真正可以到達有需要的小朋友手上?」

我問朋友,「你去餐廳吃一碟二百七十元的海鮮意粉,你知道扣除成本,有很多錢放在舖租、燈油火蠟、人工、裝修、服務態度、宣傳費等等上,但你為什麼仍會付出二百七十大元?」朋友回答:「想」。

 

 

我從來都不是數字人,你問我數字上的事我不太懂,但我比較懂的是,世界上很多極度貧窮孩子心裏面的「想」會是什麼。他們想由一日吃一餐變成一日吃兩餐;他們想由每四日可以吃到一隻雞蛋變成三日可以吃到一隻雞蛋;他們想六歲不用輟學;八歲不用當童工;十三歲不用嫁人;十五歲不用成為別人的媽媽。同樣的一個「想」字,我們可以很輕易而自在地說出來,但對於世界上很多孩子,連擁有「想」這個想法,都已經是絕大的奢侈。

所以,當大家在思考着,你每日捐的幾塊錢,會有多少可以走進孩子的手裏,而這些孩子正在等待着當你思考完你的數學題,或許可以祈求你吃少一碟海鮮意粉,給他一個月吃得飽。

至於我祈求的,比吃得飽要求多一點。我期望我助養的每一個孩子,或是你們助養的每一個孩子,他們除了溫飽,還可以繼續學業,因為教育幾乎是唯一一條出路,會讓他們敢於去「想」。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