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天收到一位很久沒有聯絡的朋友傳來短訊:「喂喂,我下個月要移民了,我打算搞一個派對,和大家聚聚舊,你會來嗎?」本來移民不是大事,我也有不少親友住在外國,因為有各式各樣的通訊軟件,我曾經以為距離不再是人與人之間的隔膜。但想一想,這個曾經和我晚晚聊天,一兩個星期總會見一次面的朋友,隨着一年多的疫情大家沒有特別聚會,也隨着近年生活所起的變化,工作和朋友的圈子各自不同,不知不覺中變得很少交流。突然聽到他和家人未來另有打算,放下香港已建立的所有,不禁有點神傷。不知道他們要離開的決定是義無反顧,還是經歷許多掙扎?

我不是擅於和朋友保持聯絡的人,很多時更會因工作閉關避世,即使心底裏常常出現好些朋友的臉孔,也礙於不同情況而少見少聯;那天派對,出席的朋友不少,都是認識廿年以上,久未見面的老朋友。猶記得當年大家在酒吧買醉,個個喝了幾杯,像沒有明天的孩子又哭又鬧又大叫,很是青春;這一晚大家一見面,相互擁抱,有人發福了有人清減了,嘻嘻哈哈,說到激動時兩行眼淚,也很熱血。事實如果要每人問一句:「你點呀?」「幾好嗎?」然後來個略為認真的交流,恐怕三日三夜也完成不了。最誇張是那晚才發現有幾個缺席的朋友原來早已移居他方,買屋的買屋,入學的入學,唯有即場以視像通訊來個隔空團聚。

聚會的搞手忽然說:「看來我移民的最大貢獻是提供一個機會讓大家聯誼一下!」另一位朋友打趣說:「如果下次要這麼齊人,會不會就是我的喪禮……」我沒有說整晚我一直想起陳奕迅《最後派對》這首歌的MV,老友聚首一堂的場面。有人說「但願無事常相見」,還是不要空等「無事」的時機,有事無事,朋友的近況不是靠碌碌社交媒體就可以知道。別待告別前或離開後的最後派對,許多心底話還是要面對面才可以真正說出來,真實的擁抱才是最有生命力的問候。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