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ertisement
岑傲明.視評

【岑傲明視評】七百萬人的港姐

專欄
2021.08.27
撰文:岑傲明

每年大騷《香港小姐競選》跟純表演性質的台慶和慈善騷不同,主角不是小生花旦而是每年的特色佳麗,賽制調整帶來變數,所以無綫每次綜藝改革都必然反映在港姐,也是管理層證明身價之地。

上任綜藝主管余詠珊初上場就告別慳皮,不但有泰國外景,更乘着倫敦奧運熱遠到倫敦拍攝,並採用逐步淘汰制,戲劇性等佳麗到機場才淘汰兩名不讓出埠,殘忍但有效果;決賽採用「一人一票」選港姐三甲,但伺服器塞車未竟全功,這個蝦碌反而令人永遠記得!

同理,今年新管理層上任,港姐自然大搞;明明是無綫接手的第四十九屆,下一屆才是金禧,但已大玩懷舊,透過慧妍雅集邀請大量歷屆港姐擔當不同角色,除了向海嵐八人做常註導師,晉級賽也見歐陽妙芝、莫可欣和李嘉慧的身影,準決賽就有超級大師姐朱玲玲做大會評判之一,其他師姐做現場觀眾分享經驗並負責向港姐發問,大有傳承之感。賽制不無創新,例如兩位佳麗回答同一問題Battle,高下立見,觀眾也有投入感。

如此大陣仗只是準決賽而已。準決賽本是港姐賽制慣例,但不知受沙士影響慳皮或收視欠佳,二○○四至二○一二年都取消了準決賽,就算二○一三和二○一四年復辦兩屆(二○一三年一屆還是錄影),之後都不復舉辦直至今屆。

記得黎瑞剛批評過無綫封閉:「……培養的藝人出去了都不來了,我們也不邀請人家,人家也不願意來,我們就變成了自娛自樂,愈做愈小,這是不對的。」近年港姐沒有邀請分量級評判,反而由自家藝人擔綱大會評判,傳統大賽但是格局愈做愈小,上屆因疫情考慮過歷史性停辦,復辦也淪為「逆市筍工」。港姐這個招牌的確需要撥亂反正。

0150f102-aeb1-4718-8933-5df6b02d550d

問心,無綫是商業機構但不止如此,股東主席管理層可以話事,但港姐以至無綫都是這些香港文化重要構成,不能把港姐和電視台變成一個人的港姐,或是一個人的電視台,而今屆準決賽正正能體驗這點。一個幾乎半世紀的競賽包含着香港集體回憶和傳承,電視人如何保留這個本地文化產業,任重道遠,人人有責。

成績表派發,晉級賽收視十點六,準決賽十八點六,未竟全功但已有交代,畢竟二○一九年決賽收視就曾經低到十八點七。值得一提的是,準決賽由帶領周嘉洛、吳偉豪、丁子朗和黃庭鋒四個新進小生做司儀,同樣傳承味濃,此刻期待事先張揚有重量級主持的決賽,不知曾志偉做管理層之後會否破例重返幕前呢?

 

莫文蔚 姜濤 陳卓賢
人氣 TRENDING
王力宏 梅艷芳 李靚蕾 姜濤 MIRROR ERROR 張家朗 香港小姐 聲夢傳奇 炎明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