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ertisement
任達華.任達華

任達華:任家美味—甜鹹之爭

專欄
2021.06.20
撰文:任達華

45yam01a_%e8%aa%bf%e6%95%b4%e5%a4%a7%e5%b0%8f

有沒有發現,有些食物,明明有着一樣的名字,卻有着截然不同的味道。比如豆漿,有甜鹹之分。月餅有廣式蘇式之分,還有大家剛剛吃過的糉子,在香港分為鹹的鹹肉糉和甜的鹼水糉為主的兩大類別等等。我們國家地大物博,不同味道代表不同地方的飲食文化,有時三五好友,天南地北的人聚在一起,品嘗一樣的美味,聊起各自不一樣的家鄉習俗與飲食文化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

工作的原因,我去過大陸很多城市,也有很多節日都是在大陸工作中度過。各地的美食也都和同事們,朋友們或者家人們一起品嘗過。然後我發現一個有意思的事。曾經最早的時候,我以為喜歡重口味的北方人會喜歡一切鹹的東西,而喜歡清淡的南方人才會喜歡甜的飲食。但在節日民俗食品及特色食品裏,真的是恰恰相反。就拿糉子為例,在我的祖籍山東老家,那裏的人最喜歡的是蜜棗糉,而且還要蘸着白糖吃。而在我太太的老家上海,糉子則必須是臘肉鹹蛋黃的,這可跟甜品絲毫不沾邊。截然相反的飲食文化,變成了每年大家津津樂道討論的話題,到底是鹹的好吃,還是甜的好吃呢?

而每一句討論的背後,我都會看到這樣一句:我小時候,媽媽就是這樣做給我吃的……隔着屏幕,我都能被他拉回到他的小時候,他的餐桌旁,看到他的媽媽烹飪出一家人的美味佳餚。糉子可能是蜜棗的,也可能是鹼水臘肉的,不分南北方,這都是媽媽的味道。

現在的商業極其發達,我們可以隨意買到世界各地的美食。逢年過節,特色食品月餅糉子這些更是百家爭艷,我們不像小時候只能吃到一種味道,大家都可以各種口味買來嘗嘗。不喜歡商業化加工的年輕人,因為物流行業的發達,也完全可以實現當天或者隔天吃到媽媽手工製作食品的願望。

吃,變得愈來愈簡單。但吃也變得愈來愈難。對於城市打拚的年輕人,回家吃團圓飯的日子可能就那麼幾天,可能孩子們那一句:「媽,我想吃你做的菜。」是媽媽那裏最動聽的話。年輕人,偶爾的時候,停下轉個身,回家看看,吃媽媽做的飯,和爸爸討論一下,這個食物,是甜的好呢,還是鹹的好吃呢?

星級企業大獎2020 姜濤 聲夢傳奇
人氣 TRENDING
王力宏 梅艷芳 李靚蕾 姜濤 MIRROR ERROR 張家朗 香港小姐 聲夢傳奇 炎明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