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琍琍在《鐵觀音》(一九六七)第一個鏡頭的第一套服裝,是黑白間的連身裙,配白色帽子黑色手袋,非常「瑪麗關」。
從啟德機場走出來,臉上大大一雙墨鏡沒有脫下來過。坐上「接應」她的「的士」,說出暗號「有火嗎?」接過司機遞上的火柴盒,見字:「飛馬夜總會」,她的第二套服裝便派用場了。
身處聲色場所,最不欠爭妍鬥麗,舞台上的歌女(范麗飾演)蛇腰擺個不停。拜那僅得重要部位有布料掩蓋的歌衫所賜,燈紅酒綠中的她仍是焦點。但穿在密實人兒身上的密實晚裝仍不失魅力。那(也)是「(人格)分裂」的設計,只不過由黑白換上銀白與紫紅對壘。暗中放亮的她,果然教那想被她引起注意的男人(唐菁飾演)看了過來。
如果那便是片中扮演「羅娜」的女探鐵觀音(本名艾絲)的攻略,飾演鐵觀音的何琍琍,便是以穿上「羅娜」會穿的「戲服」出擊:「她」是走私頭子的情婦,走私頭子鋃鐺入獄,他的財產全都歸「她」名下。藉犯罪組織覬覦巨款,鐵觀音化身「羅娜」,目的便是請君入甕。但為求裏應外合,她也得在對方中計後以身犯險—加入由女首領領導的「魔女團」。
從服裝設計角度來說,「羅娜」的身份設定,便須由扮演「她」的鐵觀音(不是何琍琍)來呈現。又,基於要讓認定「羅娜」是「情婦」的人不虞有詐,鐵觀音得按需要頻頻更換行頭。但片中的她倒沒有因此而像近日成為話題的劇集《愛美麗在巴黎》般,女主角愛美麗可以沒有個性,但絕不容許自己不被變成一種「動物」,叫Clothes Horse。
「羅娜」作為情婦,不是走俗艷路線,她更像是養尊處優的閨秀,或闊太。而當多數人心目中的鐵觀音該是硬橋硬馬,分別穿上粉藍洋裝(斯文),深綠露肩低胸裙(優雅),藏青綑邊旗袍(成熟)的「羅娜」,便有女探戴上有閒階級面具查案的「戲」味,而不(完全)是女明星借機做時裝表演。
若說曾露出那麼一點的馬腳,那便是開場那襲「黑白配」,又或,身入虎穴時忽然新潮的「露臍裝」,兩者確都不是「羅娜」那杯茶,卻是鐵觀音的真身,一個報到,另一個是完成任務。
不過,跟西裝筆挺的男幹探男特工一樣,真正防身護體的反而是飾物。所以「羅娜」的手袋是「手槍」,頭箍是「跟蹤器」,項鏈是「攝影機」,香水瓶噴出的是「迷魂藥」,手錶藏着的是「計時炸彈」。
鐵觀音在接收長官交給她這批裝備時,身穿全白病人服,不知有意還是無心,這安排竟覺別出心裁。
而《鐵觀音》的服裝設計不是別人,就是導演羅維當時的夫人,曾經也是演員的劉亮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