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ertisement

誰是KOLs(Key opinion leaders)、什麼是KOLs、KOLs值幾錢,成為了熱話。又其實,大家熱話的,是這個「新興行業」的虛妄和泡沫,或這個名字有多麼氾濫。

要說KOL這回事,不如由當事人來講講,即是我自己。我從來沒有自命KOL,但在大小廣告公司的網絡宣傳提案中,我都會被冠以「KOL」的角色出現,起初是受寵若驚,然後是帶來一些「搵快錢」的機會,再往後又帶來了一些兩難局面。

首先是如何成為KOL。一則趣聞,朋友聽見廣告公司的小妹妹辭工,問她有什麼打算?她回應轉職做KOL去了……這中間沒有報名程序,沒有考試,也有客觀一點的標準,例如FB或IG有幾多追隨者,每個post有幾多reach或interaction。如果你是美女,經常上載性感相,隨時可以有過萬粉絲,你沒有任何Key Opinion,但你已經可以收廣告費做KOL。

有錢賺,就可以成為一個行頭,的確,在社交網絡出Feed賣軟性廣告,是一種易賺的快錢,見怪不怪的followers也頗為受落了。對於我來說,我只接我喜歡接的品牌產品做,避免被迫寫違心話,賣不喜歡的帳。不過,慢慢地,你能感受到這當中的潛規則:當你的「opinion」走得政治化一點,對時弊評論多一點,你的「廣告量」自然少一點。至於原因,我相信不必解釋。

我的感覺是,要做有商業價值的「KOL」,首先你要減少對社會政治的opinion,吃喝玩樂是最「Key」的「opinion」,這就對了。至少香港的潮流是這樣走。

星級企業大獎2020 姜濤 聲夢傳奇
人氣 TRENDING
王力宏 梅艷芳 李靚蕾 姜濤 MIRROR ERROR 張家朗 香港小姐 聲夢傳奇 炎明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