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記者朋友問:「你用最少錢去煮的一頓飯是什麼?」記得那是在加拿大讀書,在宿舍廚房所煮的一碟炒飯。
材料只是雞蛋兩隻、葱一小段和一碗吃剩的白飯。將白飯放在平底鑊上炒熱,然後把加了豉油、砂糖及麻油的蛋液淋在飯面,趁熱把葱花放入快炒。一碟香噴噴、熱辣辣、又飽肚、所費無幾的蛋葱炒飯,便在五分鐘內弄好。當時也謹慎,清楚向同學發音介紹是Fired Rice,not Fired Lice。
八十年代某酒店的中菜廳,大廚弄了一碟售價不菲的炒飯,市場推廣要員諗到一條橋,說保證每粒飯都有熱度與香氣,所有材料都均勻鋪在炒飯上,最、最、最重要的,就是把煮好的炒飯,於一分鐘內送到客人枱上。訊息傳開了,指定要吃那保證熱辣辣炒飯的客人不計其數,推廣要員立下大功。
最近吃了一頓有六道菜飽到不行的晚餐,乳鴿吃不下了,炒飯也吃不下了,於是便打包回家,翌日把它們「翻炒」,又成了一頓美味午餐。
昨天刻意煮多些飯,開了罐午餐肉,放在鑊裏細火慢煎至微焦,然後加入白飯伴炒,配以一杯凍頂烏龍茶,實在太滿足了。
炒飯是否一定要用隔夜飯?新鮮煲出來的飯也可以作炒飯之用,只需要把它們放在室內降温,也可以放入雪櫃冷藏一吓,抽走多餘水分,乾身的米飯,炒起來口感更佳。
既然不一定要用隔夜飯,不過不想浪費,聰明的人便想到把吃剩的飯放置一夜,令飯變得乾身一點,然後拿去炒。這樣「借屍還魂」或第二次創作,帶來的效果不錯,可能傳傳吓便有炒飯要用隔夜飯之說。
白飯是很Humble、很基本的食物,常常聽到「揾啖飯食之嘛」、「有粥食粥有飯食飯」、「施飯之恩永不忘」,它蘊含許多人與人之間互相關愛的比喻。小時候,長輩教育小朋友要珍惜食物,例如要「扒」清碗內的白飯,否則將來會娶「豆皮婆」或嫁「豆皮佬」!又因每顆米都得來不易,就教導小朋友「粒粒皆辛苦」,向農夫致敬。而「米已成炊」,一切既成事實,惟有積極面對。用飯來說我們的生活,既傳神又貼切。
許多時都聽到對重複、毫無新意的說話或行為都以「炒冷飯」來形容,那又如何?大家每天過活,不多不少是重複昨日的足跡吧!哪有如此多的新意呀?
看着剛煮熟或吃剩的飯,感恩有得吃之餘,這基本的食物可伴隨佳餚一起吃,也可獨當一面地亮相。飯,真是了不起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