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起許多亞洲國家,香港人出國旅遊的年齡非常早,出國的次數亦算得上極為頻密。正當不少中國大陸、台灣、菲律賓、泰國人三十歲才首次出國旅遊,許多港人二十來歲已經跟朋友走遍上海、台北、東京、首爾、曼谷。一來由於我們的生活指數較高,到異地消費也就顯得便宜,而且香港真的很小。去旅行,是港人生活的一部分,每當有連續四天假期,我們首先想到的,是離開。
香港的旅遊文化存在一種普遍心態:關卡式(checkpoint style)。以效率作為旅遊的成功指標,用走馬看花的形式,「極速」將「景點」逐一「擊破」,充滿暴力和侵略性意味。這種旅遊者的確對自己相當暴力,他們不介意操勞—如果同行者賴,多半會惹來紛爭—他們依循計劃早起,「發誓」要「攻陷」行程上的每一處。這種心態並非香港專有,只是在這裏尤為普遍,在香港「自己找自己吃的」稅制下,有薪假期少之又少,普遍人並不曾嘗過三個月旅行的滋味;一個月假期,在工作者內可算天大事件。
有人認為,去三個月旅行,因為你富裕,「誰不想一個月只去一個國家?就是因為窮,假期短,才拚命計算旅遊的性價比」。我拒絕運用這種想法認知,在我眼內,貧窮不等於放棄深度。莫先生每月薪俸一萬五千—今時今日的香港,月薪一萬五千是捉襟見肘的數字—為了讓假期沒有差池,他用上一季時間計劃。他準備用兩周時間到訪老撾、柬埔寨及越南,回來時,他告訴我,他只去了柬埔寨,我問發生了什麼事,他表示只因為柬埔寨非常值得逗留,然後他多讀了幾本關於柬埔寨的書。莫先生是德國人,在德國長大,但成年以後,再沒居留德國,他居留香港已經七年,並準備繼續定居;他是香港人。閣下或許會想:「原來如此,外國人才會這樣!」但……為什麼外國人才如此?
(下期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