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時,我最喜歡的上學路線並不是最快捷的:從坪石邨出發,穿過巴士站下方的行人隧道,穿過彩虹邨的街坊公園,穿過公共屋邨的樓宇,穿過停車場……
彩虹邨有幾座七層高的住宅樓,充當了整條邨的護城牆,大廈正中間的地面至三樓位置開了個大洞,有着上下行車線與兩旁的行人道,好像凱旋門一樣;凱旋門四周都是榕樹,早晨的上學時間榕樹上的麻雀開始唱歌,輕輕的哼,慢慢的唱,聽着那短短幾分鐘路上的麻雀歌聲,是我每一個早晨最享受的瞬間。
中學時,我開始有坐比較長途巴士路線遊巴士河的習慣,那些路線駛經的,都是非一般的道路:2D從澤東邨開始穿越黃大仙九龍城舊區,64K由大埔墟穿過錦上路去元朗(用的更是外形獨特的單層巴士),租單車從沙田踩到大埔後,我就會登上64K,到元朗走別的路回家,而我的至愛,首推過海線103。
那半年每一個周末我都要到半山學長笛,其中我可以選擇的路線是這樣的:先乘坐11D往樂富,再轉乘路線最迂迴曲折的103。
由樂富出發到港島半山的蒲飛路,中間經過一個又一個對我來說很特別的區域,而最高點肯定是半山一帶;近黃昏時段,抬頭隨便一看都有正在高空飛翔的麻鷹,而麻鷹的聚集處,就是馬己仙峽道的山谷,數以百計的麻鷹在山谷正上方盤旋,在那麼多高樓大廈的城市,高尚住宅區的正上方,有着這麼多肉食巨鳥,簡直超現實。
103駛經的半山區基本上都是住宅區,坐在當時沒有空調的雙層巴士上層,經過又窄又斜又彎的般咸道時,有時還會聽到旁邊住宅裏麻雀枱上傳來的麻雀碰撞聲……
無論是上學、踩單車還是學長笛,我享受的,總是過程多於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