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ertisement
區瑞強.友緣靚歌再重聚

區瑞強:《鐵塔凌雲》新一代粵語流行曲之父——許冠傑(一)

專欄
2021.12.24
撰文:區瑞強

一九七○年代以前,香港樂壇仍以西方英文歌及主要來自台灣的國語歌曲為主流,本地粵語流行曲則普遍被視為低俗,難登大雅之堂。「番書仔」阿Sam許冠傑不避俚俗,以廣東話唱出多首道盡升斗市民心聲、歌詞粗俗卻不低鄙的歌曲,加上不少措詞文雅的情歌,開創了粵語流行曲的潮流。一曲《鐵塔凌雲》更標誌着香港樂壇正式進入新一代粵語流行曲的時代。

在我心目中,阿Sam是香港式的粵語流行曲之父。在阿Sam之前,有些本地歌手包括周聰、鄧寄麈及鄭君綿等都會唱粵語流行曲。這些歌曲唱出了草根階層的心聲,容易引發共鳴,而且深入民心;即使到後一、兩代,尹光翻唱這些歌,至今仍深受歡迎,反映市民喜歡這類歌曲,只是這些歌普遍被認為是低檔和市井的,不能登上大雅之堂。

阿Sam之所以能夠成為粵語流行曲之父,主要是源自一首歌—《鐵塔凌雲》。在此之前,阿Sam跟我這一代的歌手包括林子祥、葉麗儀及陳潔靈等的成長經歷都是如出一轍的。當時的主流樂壇根本沒有粵語流行曲的曲種,所以大家都受英文歌的薰陶,一些樂隊及獨立歌手如黎愛蓮(Irene Ryder)、羅利期(Joe Junior)、Anders Nelsson 及職業水準很高的外國樂隊The Fabulous Echoes,甚至是筷子姊妹花(The Chopsticks)都很西化。由於缺乏表演場地,他們都在夜總會表演為主。

到了七○年代,香港以至東南亞的流行樂壇被台灣式的國語時代曲淹沒。當年在香港的旺角、灣仔及尖沙咀可謂歌廳林立,市民像去看「公餘場」一樣,下午及晚上也會買票入場到歌廳聽歌,成為那個年代的一種風氣。那時候幾乎任何人都懂得唱青山、姚蘇蓉及尤雅的歌曲,這些國語時代曲的曲式源自日本,歌詞虛浮,不能反映香港的文化生活,長遠而言難成氣候。最Hit的來來去去都只有三幾首歌如《今天不回家》、《淚的小雨》等;其他國語歌之所以流行,都是因為「唸口簧」,歌詞簡單,唱來唱去都是「我愛你、你愛我」。真正屬於香港的流行曲,一定是許冠傑的歌曲開始。

姜濤 莫文蔚 陳卓賢
人氣 TRENDING
王力宏 梅艷芳 李靚蕾 姜濤 MIRROR ERROR 張家朗 香港小姐 聲夢傳奇 炎明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