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門螺旋桿菌,是唯一能生存在胃酸內的細菌,香港有三至五成人受感染,世衞已將此細菌,定為第一類致癌物,可引致胃癌,武打演員陳志忠去年中感覺胃部不適,起初以為操練腹肌引起,但不適情況反覆持續,最後確診因幽門螺旋桿菌導致胃癌,幸好及時發現只是一期,進行手術切除四分三胃後,目前正在康復中,外科專科醫生徐俊苗,解構幽門螺旋桿菌引致的病變。
陳志忠:徐醫生,請問感染幽門螺旋桿菌會有什麼徵狀?
徐俊苗:大部分感染幽門螺旋桿菌的人,其實不會有什麼病徵,由於這種細菌會誘發胃部發炎,所以病徵主要圍繞胃部不適,包括胃痛或胃氣脹,吃完東西覺得不落隔等,再嚴重可能出現胃潰瘍,甚至胃部出血,加劇了胃痛的情況。
陳志忠:為什麼幽門螺旋桿菌會增加患胃癌的風險?
徐俊苗:幽門螺旋桿菌造成胃癌的原因,是醫學界一直在研究的題目,最常見的推論是,我們的身體沒有辦法驅除這個細菌,它會一直潛藏在胃部,造成胃部反覆發炎,令胃壁開始萎縮,萎縮會導致分泌胃酸的功能失效,出現更多細菌感染的機會,反覆發炎和更多的細菌,增加了胃部病變,也就是胃癌的出現;也有研究指出,幽門螺旋桿菌會分泌一種毒素,直接影響胃內局部抵抗力改變,也會增加患胃癌的風險。
陳志忠:如果懷疑受感染,有什麼方法可以證實?
徐俊苗:檢測主要分入侵性和非入侵性兩類,一般最常用的方法是幽門螺旋桿菌吹氣測試,先在集氣袋內吹氣,喝下小半杯碳13幽門螺旋桿菌測試溶劑,十五分鐘後,再吹氣到另一個氣袋,將兩個集氣袋進行檢驗分析,就知道有沒有受感染,準確度高達九成。
入侵性檢測是透過照內窺鏡,抽取胃部組織進行化驗或種菌,有些人會問,既然吹氣測試已經準確,為什麼還要做入侵性的內窺鏡測試?因為抽取胃部組織,可以同時知道胃壁細胞有沒有病變或癌變,而種菌更可知道幽門螺旋桿菌,對不同抗生素的耐藥性,幫助選擇合適的藥物治療。
陳志忠:感染幽門螺旋桿菌有什麼治療方法?
徐俊苗:這個細菌特別的地方,是一直潛藏在胃裏,而且抗藥性比較高,治療時要令胃酸回到正常水平,所以要同時服用強效抗抑制胃酸的藥,再加兩種抗生素,組成十至十四日的殺菌療程。
陳志忠:幽門螺旋桿菌透過口水傳播,感染後和朋友吃飯會不會增加傳播機會?
徐俊苗:這個問題醫學界一直有爭議,並不斷在研究中,雖然口水是其中一個傳播途徑,但同枱吃飯會否傳染呢?目前還沒有確實的證據,不過一齊吃飯,如果用公筷,當然是比較簡單的預防方法,我們更加相信的是,這個細菌是經糞便傳播,帶菌的糞便污染了水源或食物,進食時造成感染,所以注重飲食衞生,不要吃沒有煮熟的食物,這一點更加重要。
醫生簡介
徐俊苗是香港大學內外全科醫學士,英國愛丁堡皇家外科醫學院院員,英國愛丁堡皇家外科醫學院院士,香港外科醫學院院士,香港醫學專科學院院士(外科)。
胃癌小知識
廖啟智去年十二月確診胃癌,手術後短短三個月去世,很多人誤以為若患上胃癌,將有癌細胞的部位切除,就可以進行術後治療,徐俊苗指癌症是細胞病變,從原發器官開始不斷侵蝕,甚至經淋巴、血液去到其他身體器官,目前癌症最有效的根治,是在沒有擴散前完整地取走,才能達到最佳治癒效果,由於胃癌早期沒有徵狀,大部分胃癌病人當察覺病情時,已經到了已擴散的階段,癌細胞可能去到肝、腹膜或淋巴其他地方,就不能單靠切除胃或淋巴可以清除,以香港為例,超過一半的患者,發現胃癌時已經是第四期,所以胃癌的治癒率相對較低。
日本和韓國是胃癌病發率很高的國家,政府的政策是四十歲以上的國民,都需要接受胃鏡檢查,所以他們的胃癌患者也以早期為主。
嘉賓主持:陳志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