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環經過一間小小的理髮店,看來是日本式連鎖店,小小的空間有三四個位,不設洗頭染髮等服務,光剪,每個頭盛惠六十大元,只六十大元,快靚及以當時目睹的兩位人客的成果來看,都算正,有趣的是頭髮碎是用強力吸塵管吸走得一乾二淨,剪刀梳具位位均用消毒後的一套,跟我一樣無聊站在門外看的街坊還告訴我,「要自己買飛,錢銀不過理髮師的手。」聰明,簡單,俐落,方便,生,大眾化,街坊的頭髮個個月都會長,應該是盤不錯的快剪生意。
那天在描述這六十元快剪發現給朋友聽時,忽然記起六十年代上海理髮廳的一些鏡頭,那三號四號上海師傅如何神乎其技地不需人客離開座位,一手洗髮膏一手水就在頭上混和洗髮,保證沒有一滴水會跑進眼睛,搓揉出現滿頭濃度適中的白泡泡,彷彿一頭鮮忌廣,直到師傅請人客移玉步去沖水,這洗頭的過程正式完畢。
從頭上的鮮忌廉到六十元快剪,中間半世紀的進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