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奧斯卡最佳男主角,主演科學天才霍金的艾迪烈梅尼,對壘《解碼遊戲》的甘巴貝治(Benedict Cumberbatch)。
然而《解碼遊戲》雖然由甘巴貝治一人擔大綱領軍旗,電影本身不脫英國小品傳統的敘事方式,卻也拍出二十一世紀的新意。
甘巴貝治已經年屆四十,在競爭激烈的英國演藝界浮沉半生,終於熬出頭來。圖靈這個角色,也不知是今日為他訂造,還是甘巴貝治獨特的孤僻自戀氣質,隔世為這位無名英雄平添了姿采。
就戲論戲,《解碼遊戲》當然計算至盡。在寄宿學校演同性戀中學生的兩位童星,尤其是甘巴貝治的前身,一腔憂鬱,兩眼垂憐,真令觀眾心碎。電影以平實的結構述說了圖靈生長的過程:明明是數學天才,卻因為內向和性傾向飽受欺凌。然而,正是這樣一個天才,扭轉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大局。戲劇的英雄必須飽受挫折,歷盡風霜,最後取得勝利。
《解碼遊戲》遵照最古老傳統的戲劇人物方程式,圖靈這個人無疑是先天佔了優勢。
甘草演員和一干配角,也相當奪目。包括圖靈海軍上司的查理士登斯(Charles Dance),在銀幕上久違。此公幾十年來星運平平,演過許多古典小品,他這個角色,雖然是圖靈的第一個伯樂,但由於身為軍人的狹窄視野,以及政府官僚心理,竟然拒絕了圖靈要求增加預算、以讓他設計電腦的要求。欣賞奇才之中,又別有僵倔的脾氣,絕難討好。英國文化社會森嚴的階層,角色沒有哪一個是完美,也沒有哪一個至壞。最難演是這種多層次。
《解碼遊戲》絕對是英國軟實力的驕傲展示。全靠圖靈繞過上司,向邱吉爾首相府遞交信件,方可以申請得額外的預算。也全靠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首相,是腦筋靈活、膽敢繞過官僚私下作決定的領袖,方會欣賞幾乎滄海遺珠的科學家。
電影對同性戀的描寫,隱藏而含蓄,沒有一場親熱戲,除了顧及老少咸宜的票房,也避免損害圖靈的形象。四十年代,社會風氣保守,但還有一個敢欣賞才華的女情報員,亦師亦友地嫁給了他。女主角Keira Knightley,本來在荷李活大片中飾演童話魔幻的兒童角色,在這齣戲裏也有非常卓越的演技。只是她的面形略嫌方塊,現代感太重,與四十年代英國女子的氣質有一段距離。
《解碼遊戲》充滿意想不到的轉折(Twist),也有電影需有的伏筆。譬如為什麼圖靈的電腦取名Christopher?到最後觀眾有了答案。電影由始至終滲透世紀初的頹廢和浪漫,以及英國昔日對人性的壓抑。醫生竟然強行以注射荷爾蒙的方式「矯正」圖靈的性傾向,令他屈辱而自殺,年僅四十出頭。最後電影展示的是悲愴而慈愛的結果:一個孤獨的科學天才,不為世界所了解,他拯救英國,卻也不特別出於「愛國」,而是挑戰難題。
香港前輩女作家陸離是圖靈首號粉絲。試片看這齣戲,陸女士哭成淚人。兩年前英國政府為偶像平反,陸女士性情中人,這部戲陸離看完又看,不斷向友人推介,也是圖靈隔世種下的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