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竹」吹襲香港,帶來的災禍沒有一九六二年溫黛之嚴重,因為英國殖民地政府,自溫黛一役後,城市基建,着重實質,譬如地鐵系統,低窪地區許多馬路和堤壩,高瞻遠矚,救了許多人的性命。
「山竹」一役,香港沒有人死亡,比起第三世界,已算萬幸。但手機網絡卻亂紛紛喧哄一片,許多「羣組」人員七嘴八舌,不知是不是打風「唔使返工」,閒來坐在家裏,胡亂傳遞所謂的打風資訊、打風安全家居指引、打風求生知識。閉門家裏坐,不斷耗費手提電話的用電量,除非全部關機。
許多人都接到一兩段短片,指「颱風來前」新界三門仔有許多魚自動跳上岸。這段片是假的,拍自三兩年前。但好事無聊加愚昧的人就此傳來彈去,我自己的手提電話這樣的垃圾短片,同一條也接了兩三次。
除了知己友好用手機互致問候,私下拍一段家居窗外的短片,互相贈送,在這個風雨飄搖的世代,取暖問候,絕無問題。
但拜託一百幾十人的羣組,香港打風,這百幾十人之間的安危關彼此什麼事?最怕是不相識的人在打風時忽然成為羣組資訊書記,冒出頭來,化身為危機領袖,左一句溫馨指示,右一句「好大風呀」,令人煩不勝煩。
窗外的颶風漸覺無所謂,家中避風時手機的那種連綿大轟炸才是大災難。
傳來幾段短片,有杏花邨水浸,又有某大廈外牆剝落,背景不知是香港還是廣州。拍短片的人無一例外,畫外音高聲喧嘩,嘩,嘩,嘩。那陣聲浪蓋過風聲。可不可以 「嘩嘩嘩」的「嘩」少兩句?首先看見駭人的災情,可以閉嘴,將那股震撼和驚恐進而內在化。高級的人一定處變不驚,唯有狗看見眼前的巨變,不明所以才會汪汪汪的亂吠。
颱風吹來,簷篷倒塌,棚架崩傾是常有事。一早叫你做好「防風措施」。僭建家居或做事差不多先生,自食其果,非常公平。至於有人冒狂風外出看浪,若是英勇捐軀,為了追求人生意境,則宜在家中留下生死狀,叫警察不必派救護車來,一切各安天命,皆大歡喜。
一場颱風,製造了不少手機短訊的垃圾,佔用每一個用戶的 i-cloud。街上的消防員忙於消除樹木,我也用了一個多小時剷除手機上不相干重複或偽冒的所謂颱風指引和資訊。
需知一副手機,i-cloud 儲藏量有限。你向對方發出一條垃圾,對方就要用大拇指和食指,付出勞力成本清除。最好的辦法是不用手提電話,但卻又不可能。
難怪特朗普日日大罵 Fake News。發明手提電話網絡的喬布斯英年早死,因為自大傲慢,發明了這項玩藝,顛覆了人性和世界,亦可謂現眼報應。「山竹」去來,悟到了許多哲理。這一切是不必到海灘去看浪的才悟得的。手持一具手機,三小時下來,有如歷劫歸來,近視又深了幾十度。
這是香港第一次打在網絡上的颱風,唯一的犧牲品,就是低估災後馬路交通堵塞、被人罵個臭頭的林鄭月娥。全港市民,幸而無恙,一條命也沒有損失,林鄭母儀天下,為民犧牲,你說香港特區政府不善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