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兒子在幼稚園就讀的家長,向我提出一條棘手問題,那便是:「如果要個仔在幼稚園愉快學習三年後升上直資小學,讀乜嘢幼稚園好?(國際幼稚園除外)」這是個對一啲唔識講英文的家長,極為棘手的題目。不過在家長和我討論過程中,竟然有意外收穫,我們似乎找到個好方法。以下為我們的談話內容。
趙為本人 家為家長
家:趙sir,如果我想子女在幼稚園愉快學習三年後,考到直資小學,我應該找哪種幼稚園?
趙: 如果你沒有「愉快學習」這條件,我建議你替仔女報讀私立幼稚園。因為直資小學重視英文,而私立幼稚園因收學費,可以有足夠的資源去請多幾個英文外籍老師。為什麼要請多幾個英文外籍老師?因為私立幼稚園知道大部分家長,都想佢哋仔女學多啲英文,以及學多啲知識,為咗迎合家長所好,不少私幼便請多幾個外籍英文老師(NET Native English Teacher),同教多啲較深的書,俾多啲功課學生做 。
家:咁樣又有乜唔好?
趙:咁做有兩個缺點。一為教得多未必好,因為唔係個個學生都接收得到;二為太多功課會令小朋友減少時間遊戲及休息時間,咁樣對小朋友不利,因為小朋友是透過遊戲來學習的,減少遊戲時間無形中令他少了學習的機會。
家:咁讀免費幼稚園又如何?
趙:「免費幼稚園」而家叫「參加了免費優質幼稚園教育計劃的幼稚園」,有以下幾個特點,一為以小朋友為中心,其課程是因應小朋友的興趣發展步伐來編排,例如要求小朋友四歲識運用小肌肉才寫字,三歲唔好寫住,因小肌肉未發展得好;二為從遊戲中學習,用遊戲來提升小朋友的學習動機和興趣,促進他的認知發展。三為用母語教學,藉唱兒歌、聽故事和日常對話培養小朋友用母語溝通的信心 。
家:但大部分直資小學面試會用英文考,而免費幼稚園因教育局沒有資助外籍英文老師, 所以在講英文(spoken English)這方面會吃虧,有何補救方法?
趙:補救方法是一 、爸爸媽媽要出馬,和小朋友在家中講英文,或者二、聘請外援,請一個英文外籍人士,和子女補習英文,使他有信心講英文。
家:但不是個個家長都識講英文或者請得起外籍英文教師的,其實,可否請教育局出手,每間幼稚園資助一個外籍英文教師?
趙:這是一個好建議,我亦都認為是時候教育局應考慮你這個建議了。香港自二○○六年宣布引入學前教育「學券計劃」,間接為非牟利的幼稚園提供資助, 但那個計劃沒有包括資助NET teacher。那可能是因為當時經濟問題,因為一個NET teacher薪金差不多是普通教師的兩倍,支出好大,第二個原因便是教育局認為幼兒應用母語教學,而那個時候亦都盛行單語教學,認為雙語學習只會事倍功半。但這幾年,雙語學習卻風起雲湧,盛極一時,其中有兩位美國退休夫妻教授,夫名為Wayne Thomas,妻名為Virginia Collier,花了三十年時間,收集大量雙語學習優越性的證據,在美國六個州三十七個區的研究中,他們發現,相對於使用英語或是單語沉浸(monolingual immersion)的課堂中的學生,用雙語教學的學生比較有同理心,擁有更高的考試成績,在學校裏過得更開心,在校出席率更高,行為問題也更少。既然潮流是雙語教學,教育局應考慮給參加了「免費」幼稚園計劃的幼稚園津貼一個英文外籍老師。至於錢,只要教育局認為是對的,應該不是一個問題。
家:我也希望教育局聽到我們的聲音,那麼你那條「棘手」問題便迎刃而解了!
趙:希望我們夢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