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ertisement

走遠一點的大路,更省時間

林夕.也無風雨也無晴
2017.04.01

朋友在生活上是個精算師,覺得所有事情都要安排妥當,排出先後處理次序,做到胸有成竹還不夠,萬一那棵竹忽然遭雷劈斷了怎麼辦?要為竹折之後準備好另一方案,才算圓滿妥當。

如果眼前有兩個選擇,他會先列出二者的優劣、優者要付出的代價,劣者可撿回的成本,這代價與成本,關乎時間、精力、心情,不一定跟錢有關。

一牽涉到選擇,他又從精算師回到高官角色,不諮詢一下,就有違程序公義似的。其實他不是沒有主見,只是想找個跟他相同意見的人,即是民意,有了民意支持,這決定就更不至於有錯了。

最近,他迫不得已要搬家,因為喜歡也習慣了本來的社區,有了街坊的感覺,於是新居也選擇了在附近,步行慢走大概四分鐘路程,就會到舊居,從舊居再走五六分鐘,就回到之前吃喝消閒的重地。

他現在就有兩個選擇,兩條路,一是從新居走一條L形的大路,經過舊居,再到吃喝消閒重地。一是走輕微拐彎的窄巷,直達目的地比較快。問我這臨時顧問會選哪一條路?

除了所需時間有分別,還有別的考慮嗎?

他說:「當然有。走遠一點的大路,一直在行人路上,我數過,途中只有三處沒有騎樓,下雨時比較方便,窄巷子有車子經過就要迴避,而且下雨要帶雨傘穿雨衣,比較麻煩。」

「那就晴天走小路捷徑,大熱天下雨天走大路,又沒人規定你一條路走到黑。」

「不不,還有一點,走人行道有不同店面,邊走邊看不知不覺就走完了,小巷子的公寓長得一模一樣,沒什麼好看,唯有一直走,一直很專注地走,走的過程也別無所獲,雖然比較快,但節省回來的時間,因為悶、無趣,感覺上卻過得特別慢。你說,這是省了時間呢,還是浪費時間呢?」

本來答案很簡單,看情況,主要是看心情,要趕緊辦事,打車,不然急步走捷徑,當運動,有閒情有心情就漫步大路,何必明知故問。

不過,「時間若過得悶,到底是節省了還是浪費了」這問題,卻有點意思。快樂的時間過得特別快,那其實是在浪費時間嗎?一眨眼就過,過了也不覺得過了啊。

這幾乎也像在問:「若花了許多工夫,延長了壽命,贏回了許多時間,但過得無趣,那是否等於浪費光陰?因為有快活不知時日過這真理,時間要過了也像沒過才划算,抑或步步艱難,才不枉這段路呢?」

想到這裏,我跟他說:「我一定走L形大路,無論快慢,時間總是會消失的。就這個問題,我們已經討論了好一陣子,你想想,這又花掉了多少時間?阿生活精算師。」

姜濤 莫文蔚 陳卓賢
人氣 TRENDING
王力宏 梅艷芳 李靚蕾 姜濤 MIRROR ERROR 張家朗 香港小姐 聲夢傳奇 炎明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