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慶有台慶劇,賀歲有賀歲劇。九十年代尾,被冠以賀歲劇的作品都有分量,《河東獅吼》和《醉打金枝》都取得好成績,但踏入千禧年,賀歲劇停了好一陣,並成為炮灰檔期;橫跨新年影響收視,無綫變陣,特地為新年檔製作劇集,包括《情人眼裏高一D》、《初五啟市錄》、《新抱喜相逢》和《倩女喜相逢》,集數相當零丁,有六集劇,更特別是十五集劇,成為鮮有未出街就決定播映期的無綫劇。
無綫近年的台慶劇都是拍攝後「選」出來,只有賀歲劇最貨真價實,不過,台慶劇是有心經營的大製作,賀歲劇則製作出來服務炮灰期,十五集,小本經營,刀仔鋸大樹,進可攻退可守,成績欠佳也填了檔期,以免影響有潛質的劇集。
然而,去年和今年的賀歲劇有了變數;《財神駕到》本是去年的賀歲劇,但那時無綫管理層嚴控劇集質素,《財神》被打入冷宮,推出《公公出宮》、《鐵馬戰車》、《愛情食物鏈》和《警犬巴打》,這些去年新年前後播放的劇集成績幾乎是全年最好,都是去年收視六大,但值得留意是《公公》和《警犬》在初二首播,換言之,沒有劇集真正被假期斷開,不知是無綫節目部聰明還是湊巧如此,但絕對可減低收視影響。
不知是否食過返尋味,最近出街三齣劇都以賀歲劇宣傳,包括兩線劇《味想天開》和《乘勝狙擊》,還有《財神駕到》重出生天,十五集拆成三十集半小時版本,在處境劇時段播放。
第一齣播映的是《味想天開》。美食劇一直是上風劇,近年如《食為奴》和《食物鏈》都有好成績;這也是莊偉建監製的強項,十八年前他製作過歐陽震華主演的《金玉滿堂》深受歡迎,千禧年後亦有《和味濃情》和《魚躍在花見》兩個日本料理劇,今次再做古裝美食劇,大有當年《金玉》影子,以男主角的舌頭做賣點,歐陽波比有皇帝脷,洪永城則有金舌頭,但舊作演員對喜劇手到拿來,新劇演員太新太嫩,喜劇味道和風格掌握不穩,難免有新不如舊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