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西敏郵輪的「藍寶石公主號」(Sapphire Princess)南洋海上之旅。郵輪旅行,日趨成熟,這一水是以英國、西班牙、美國、澳洲等文明國家遊客為主的十二萬噸郵輪,新加坡上船,經泰國芭堤雅、越南西貢外的富美港,然後再折回香港再轉上海、釜山、日本一圈回來天津。西洋遊客在天津登岸,經北京回國。
國際郵輪的好處,是會遇到各國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藍寶石公主號」食物有第一流水準,自助餐做得精美而認真。還有四個餐廳,全部VIP服務,意大利菜式是香港每客至少值七八百元的那種。難怪西方人一退休,在郵輪上可以飄流長住一年半載,原來享受都超值。
在船上遇到一個英國遊客,他是倫敦巴士司機,酒吧竟夜長談。他說英國加入歐盟,做開巴士這一行,表面可以渡海去歐洲,也開巴士。但歐盟有規定:去波蘭開巴士,必須規定要懂得波蘭語,因為街上的告示牌都不是英文,交通規則由當地運輸部發出指示,不懂當地語言,即使是歐盟會員國,也無法越國界兼差。
我問他:那麼歐盟國家來英國,是不是都要懂得英文呢?他說:「來自德國和荷蘭的,當然沒問題,但近年英國巴士公司僱用許多波蘭人開巴士,他們來開工,卻不必懂得英語。如果堅持對他們考核英語,就變成對少數族裔的歧視。」
這樣一來就混亂了。英國巴士司機遊客說:有幾次在倫敦市中心牛津街,因為交通改道,前面有宣布,波蘭巴士司機聽不懂,照樣直闖,差點撞死人。
既然如此,為什麼英國不「依法」嚴行對等的語言規定呢?這樣豈不是置倫敦行人性命於風險而不顧?
「這就是左派政治之誤國了。」巴士司機答:「我們哪敢哼半聲?歐盟明明排擠歧視英國,英國卻不敢據理力爭。我們的人去歐洲謀生,全部要入鄉隨語言之俗,英國人特別守法,但他們的人來到,卻英語半桶水,也能開巴士,你說是什麼邏輯?」
現在不是講邏輯的時代了。郵輪開到出海,傳來連德航機師也患了「抑鬱症」、將一架飛機撞向阿爾卑斯山的悲劇。船上遊客議論紛紛,個個都猜想是不是這個白種德國年輕人暗中加入了伊斯蘭國激進組織。
「藍寶石公主號」有星直播BBC和天空新聞,日夜都在報道。坐郵輪的人都是上一代,富有見識,思考成熟,談起以前的明星、舊歌、威爾遜當政時的英國特別投契。雖然郵輪上歌舞昇平,船在南中國海,風正一帆懸,夾板上月色如點點銀光,都為世界的前景蒙上一絲不安。
一個澳洲退休銀行經理也在船上。在健身室相遇,老伯伯很熱心,在旁指導你怎樣做健身器械。我問他:你們澳洲總理阿博特身光頸靚,五十多歲身形還keep得那麼好,是西方國家領袖中賣相最好的一位。
澳洲人哈哈一笑:「除了賣相,他沒有內涵。這個人只有外表,沒有自己的一套,他想討好全世界,今天講話讓左派開心,明天又發表一批偉論,讓右派高興,阿博特只是一名中坑明星級的政客。」
「至少他沒有肚腩,」我說:「遠東某大國的領導人,開大會一字形排開,髮型是一樣的,西裝領帶是一樣的,七八個人挺的那個肚腩,跟軍方高層,個個都是一樣的。」
鄰居的草地永遠比自己的綠。郵輪停泊芭堤雅,各自上岸在海灘走一轉,看見電影《雛妓》裏現實的畫面:許多泰國少女挽老洋人的手臂悠然自得,在海灘上擁吻熱情如火,旁若無人。
彼此有年齡代溝,文化背景各異,真有感情交流?一點共同語言都沒有。然而,這是人家的自由,只是外人看見心中明白,經濟因素第一,未免眼冤。回到郵輪,與香港人說起,都很無奈。周圍的社會墮落得很快,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人生幾何,只有大海和月色永恆不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