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興聽見B&O將與LG合作,推出OLED 電視。
先岔開一筆說說OLED,再談B&O的未來。
看了OLED電視一年多,我開始慢慢接受──與等離子電視,是各有千秋。我的參考OLED電視是LG的55EC9300;等離子係 Panasonic最新(後)一代TH-P55VT60H。儘管後者的層次仍較佳、自然,也更富電影感,但多看了OLED,也不覺色澤太誇張(在微調之下),密度好,處理黑色的進步亦有目共睹。如果各廠家都放棄發展等離子技術的話,OLED是必然之選,又,如果要最好的 OLED技術的話,LG就是冇得錯。所以說,LG和 B&O合作OLED,係最佳拍檔。前者需要更大生產量以降低成本,B&O就取得最好的面板技術再加以發揮(我最期待他們會怎樣處理curve的面板),相信可以重振這個丹麥牌子的聲威。
近年來,B&O的產品有點令粉絲失望,電視雖是他們所擅長,但因為沒有技術的突破。LG、Panasonic,以至Samsung和Sony,無論在外觀設計和規格,都令B&O難有競爭力。B&O的高端顧客不是付不起錢,而是以同樣價錢,他們能買到規格更超前的產品──且樣子不俗(像我的LG OLED電視),B&O今天發展OLED電視,係最優質的技術,絕對正確。
從B&O歷年來發展看,與現今的影音趨勢其實完全吻合:內置擴音的喇叭體系(active speakers)、時尚家居音響、標緻設計耳筒、無線喇叭,以至CAS(computer as source)或伺服器音響,理應是他們的拿手好戲。但相信因為過去幾年B&O太「離地」,致令營業額從2012的頂峰(30.08億DKK,下同)後下滑,到了去年才回升至23.56億,原因係推出了價錢較普及的BeoPlay系列。BeoPlay針對年輕一代,耳機、藍牙喇叭、lifestyle音響……拓闊了顧客層。
在高端音響世界中,音質和款式二者漸漸接合,發燒級音響樣子愈來愈靚,着重工業設計,且手工精美。廠家如Linn已經深明 Hi Fi配合家居的重要,他們的DS串流系列配合Series 5主動式喇叭(可蒙上自選的喇叭布料)將是我下次家居裝修的認真考慮。Wilson Audio的Duette喇叭亦係針對喇叭貼牆擺而依然有音場和聲靚的典範,更不用說Burmester 的phase 3系列,將Bauhaus傢俬設計與音響器材融會。
面對這些聲靚樣靚的音響,對於B&O是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