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在航機上閱讀書報,倒讓我想起一件往事。
有回,坐長途飛機返港,翻到一份《生活雜誌》,刊登一輯名為「高貴的失敗者」的照片,捕捉運動場上,因種種原因而落敗的運動員,他們的姿態與神情,還真叫人動容。
一個跳高失手的美國女孩,墜落在沙池上,一頭栗色的短髮,一雙淡藍的眼睛,一臉彷彿沉澱下來的雀斑,回頭凝視跳高架。
剛才橫亙在空中高處的竹竿,已然掉下,女孩堅定的眼神,卻仍貫注在竹竿適才的位置上,清秀的臉孔沒有褪色,薄薄的嘴脣也不打算說話。
反正,她還有最後一跳。
一個西德跨欄選手於百一米途中給高欄絆倒了,他整個鋼筋般構造的身體,捲曲成一個球狀跌下,其他選手卻通統都已邁開大步,跨向下一欄。
倒下的選手一手撐地,一腳借力追前,我記得他挺直的鼻子黏塵和汗,氣呼呼地把幾顆沙粒噴在空氣中,鏡頭恰恰拍下了這一剎那,他碧綠的眼睛冷靜而無畏,樣子決斷得非常懾人。
一個尼日利亞的瘦韌黑人,在雨夜裏跑馬拉松的末段,黑暗中拍攝下來的菲林照片,微粒特別粗糙。
夜色淡漠,黑人的膝蓋因摔倒而受傷,黯紅的血漬凝結在小腿上,他明顯已經落敗,卻仍舊咬牙要跑畢全程。很多不同國家的市民在路旁為他打氣,卅多顆粗大的照片微粒,構成他的臉孔與表情,堅定不移,美麗自尊。
—我之所以想起這些不同國籍的失敗者,是因為那一回,就在返港前的一天,路過唐人街的報攤時,看見一份空運到華埠販賣的香港娛樂周刊,彩色的封面上,印剛勝出的選美小姐的走光照片,忽然覺得有點悲哀。
為什麼別人的失敗者,會比我們的勝利者,來得更加高貴、更加得到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