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ertisement

節日麻痺症

董培新.唔三唔四半世紀
2015.01.05

從一九五九年開始,與傳播媒介結下不解之緣,節日麻痺症一步一步的形成。假若說得失,這症候是人生裏最大的失去,後遺症至今未能消除,過節如過日的心態無法改變。從一開始投入工作,已是員工是自己,老闆是自己的自僱人士,不受任何勞工條例保護,完成應該完成的工作是唯一的使命,所以任何節日都在開工。最淒涼是農曆新年,那時候有三家報社一年三百六十五日無休,那是《新報》、《天天日報》、《東方日報》,正好這三家報紙都在刊登我的漫畫、我畫的插圖。每至歲晚就要儲稿了,插圖可以拚命地畫,但畫漫畫的核心是橋段,沒有點子是畫不出來的,人腦結構實在太奇怪,平時工作一到死線就想到東西,但當你知道明天見報的稿已經畫好,再度一條作為儲備的新橋,就怎都度不出。任你絞盡腦汁,腦袋好像自動開關一樣關了掣,對白紙在空急。通常過年前的十天已經開始儲稿,開始掙扎,最悽慘是儲了兩天稿又會有兩天度不到橋,要到達真正的死線前拚命才僅僅能交差。之後,整個人都散了,到過節的日子人還是渾渾噩噩,更難提起什麼勁,由此每到節日都會有抱疚感,特別是對孩子。

懷念兒時過年的日子,睇舞龍、舞獅燒炮仗的興奮,搓麵粉做油角時的期待,油煙的香味,自己炸出的美味粉頭,想想還在流口水,年初一利市的快樂,一切隨歲月與工作消磨,節日的快樂感覺悄悄地走了,該想想辦法,怎樣把那「喜悅」重新找回來?

聲夢傳奇 星級企業大獎2020 姜濤
人氣 TRENDING
王力宏 梅艷芳 李靚蕾 姜濤 MIRROR ERROR 張家朗 香港小姐 聲夢傳奇 炎明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