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餐店的飯盒裏出了隻蟑螂,你會大驚失色,但比這更驚嚇之事,莫如盒身刻了簡體字,果真是簡字猛於螂!
若數兩岸三地計埋新加坡,識字最少的是香港,這裏絕無貶義,識字少賺錢多,難道不是我港的金科玉律?也真難為了民間簡字檢舉委員會,吾等常用字不滿百(你看看那面書!),還得要監聽那進擊的簡體字,好辛苦。
其實簡字古已有之,即:俗字或異字,查查《宋元以來俗字譜》,算是簡體字的老祖母了,之如此,那是小百姓的應變策略,誰不厭筆畫多到冇朋友的方塊字啊?像我兒時,學寫自己的名字要費三個月,而隔籬的丁一二早就玩別的去了。此故,小百姓實行「自己的字自己寫」兼「自己的字自己救」,於是簡化字慢慢成形。
所以硬把醜陋的簡化字都歸為天朝做的孽,那是項莊舞劍了。民國一九三五年出了個簡化字先鋒錢玄同,在嚴復、王國維和戴季陶那些古墓派眼中,他是罪人,但他得到的是人民的授權啊,他搜採那些通行了的簡體字,稱之為手頭字,然後發表了《第一批簡體字譜》(簡稱:第一簡),那堪稱一次轟轟烈烈的漢字大革命,雖然其後被古墓派打壓了,但簡體字已經深耕細作了啦。
第一簡公布了三百二十四個字,分成俗字、古字和草字三大項,大部分已成為港人的手頭字了,如:体和宝(俗字),(古字)以及、实、、(草字)。如果看見這些第一簡,大家先別動氣,他們好不容易才從煩體(我個人並不反對繁體)中解放出來,是人民的結晶啊。
其實港人的手頭字很有創意,都衍生於茶餐廳,如:凍檸茶的0,韮菜的9都是傑作啦。我力主這兩字能收進港字的第一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