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日,一場精采的拳賽在會展進行,壓軸好戲是曹星如對日本拳手向井寬史。曹星如令香港人如瘋似狂,拳擊運動,從來沒有在香港引起這樣大的迴響。特別在今日低迷而搞笑而荒謬的特首選舉過程中,給香港人注入一枝極大極大的興奮劑。曹星如,多謝你,有曹星如,再強的拳手也頂得住,戰得勝。香港人也可以堅堅強強的站得住,面對一切逆境。歷史告訴我們,香港愈被打壓,愈堅韌強壯。
好早、好早已經看拳擊比賽了,那時候,在修頓球場看曹星如爸爸曹樹仁、羅漢北、劉大川打拳。當時的拳手全是業餘拳擊愛好者,在台上只是打三回合,無論技術、氣力都與今日職業拳手有一大段距離,三回合的比賽已經打光了全身氣力,當時來說,還是看得非常投入。自小好勇鬥狠,看拳擊看得蠢蠢欲試,那時候,《天天日報》辦了個「天天體育會」,會裏有個拳擊訓練班,要學拳,走進去就可以了。而且,當年「李氏體育會」離家只有百步之遙,上堂學方便之極。只是,從來都是工作過勞,開通宵多過食菜,上台去打,十成俾人打殘。加上一次和香港第一個空手道「剛柔流」四段李錦坤閒聊,他說這四段付出的代價,就是整棚牙鬆了。嘩,我是先天不足,牙牀薄弱的人,上台打拳,容乜易成棚牙早早報銷?只有打消癢癢的心癮。
看今日的拳賽,心中不無感慨,我們中國人,常常講就天下第一,做就常常有失,有機會重看當年轟動港澳的一場擂台決戰,從現代角度來看,是個搞笑版,不妨重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