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懂馬,我不賭馬,但我去了看馬。
不是去馬場,不是看比賽,看表演。
在香港,去過奧運馬術賽Equestrian,少一點沙塵滾滾,多一點風度優雅。尤其是dressage「盛裝舞步」,馬匹好像有種顧盼自豪,不是西門吹雪,就像葉孤城,或者楚留香,至少有種優秀的chok,意態神駿之中一抹自戀自矜。
馬,於我是帥的。神態、線條、氣質。或許是這個緣故,心理測驗要人選出最喜歡的三種動物,我首選馬。興許馬像獨角獸,天馬又可以行空,創作人心中都有一個房間滋養離地的思想。
畢加索的一幅唐吉訶德,我分外喜愛畫中的古道西風瘦馬。斷腸人在馬上。
於是去了看《Cavalia》。馬戲類表演,我其實不太過電,小時候看過電影《The Greatest Show On Earth》在電視重播,那些獅子老虎大象小丑飛人,好似屬於上世紀,很過時。
《Cavalia》,好友想看,便去了。但羣馬奔跑出來之時,心頭竟奔騰一陣暢朗愉快,已不是小孩的我竟有點過癮興奮:好玩喎。視覺上是動感、優美加斗零野性。坐在帳幕下看show,這一個已不是馬戲,這類型的娛樂,早進化成performing art了。
舞台燈光現場演奏的音樂,都不是合家歡式通俗,講究格調和意境。那些馬,不是在雜耍娛賓,久經訓練,更似盛裝舞步,紀律隊形可觀之中又偶見野性頑皮,少了dressage的拘謹,多了點點率性。
跑圈跳欄「集體入後波」,人馬合一的平衡與速度,都有它的睇頭。馬之外,空中飛人如今已經是荷李活「wire-fu」舞術加武術的精準和美感合一,兩個女飛人,叫我想起《十面埋伏》的章子怡,不過,她們不經剪接、NG、CG,一take過。屏息。
雜耍和狂翻的觔斗,當然仍是貨真價實的官能。
我想,馬戲,《Cavalia》是名副其實了,把一項娛樂演變進化現代化,中國有幾多傳統表演,可以來一個變奏,創新換面?好過絕種失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