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ertisement

減的方程式

其他文章
2016.01.25

年廿八洗邋遢。

日本「清家術」專家近藤麻理惠剛推出英文版著作《Spark Joy: An Illustrated Master Class on the Art of Organizing and Tidying Up》,那是她在「英語世界」成功推銷一套「整理魔法」的後續作品。

任何事做得專、鑽得深都可以成為──即使不是藝術,也屬學問。《時代雜誌》曾選近藤麻理惠為年度最具影響力的一百大人物,粉絲包括女影星Jamie Lee Curtis(A Fish Called Wanda)、《金融時報》專欄作家Tim Harford。後者說讀了麻理惠後才省覺自己在執拾家居時常犯上「維持現狀的偏誤」(status quo bias);而「報酬遞減」(diminishing returns)的原理雖簡單,但就是不為意,物品愈儲愈多,得到的滿足感少,或僅擁有而沒有享用。

麻理惠前作《The Life-Changing Magic of Tidying》已先此聲明:不要沉迷於「收納術」,教人收納的方法很多時候最終導致更多儲物;她鼓勵盡量不儲物,只有令人「開心」(Spark Joy)的東西才值得保留,其餘皆可丟去。麻理惠解釋整天說執拾始終沒有行動,是因為心理狀態沒改變。相對於每天隨少執一點,搞一次「大龍鳳」更有效益,好像把書籍、衣服分類,一次過處理,只有這樣才能改變現狀。

不過,麻理惠有些極端的簡約,叫人實難以接受。好像她棄置了不令她「開心」的起角喇叭(不會是Avalon吧!一笑),把耳筒當喇叭,將音量放大,可聽得見,便了事。她又嘗試用間尺去擰螺絲,以省去螺絲批,最終失敗,但從此事可想像她如何「積極不擁有」。難怪有人說她從enthusiast 漸變成了fanatic。

我是天生儲物狂,目前仍用兩個千呎工業單位儲書、唱片、衣服和雜物。但原則上我認同生活要精簡,希望生活所見的都是明麗悅目的物品。《Spark Joy》所提出的「開心」指數算有新意,但亮點仍是「主婦友善」的圖解,麻理惠教人如何掛衣服、怎樣摺襪子、裙子,她的原理是把衣物摺得愈小愈好,立起來,藏物量較大而能一目了然。

Netflix剛在本月開通,加上Tidal、Spotify、Apple等影音串流服務,現今戲迷、音樂迷已可大量減少購入影碟和CD,加上電子書和數碼照片(麻理惠提議整理一本值得回憶的實體相簿送爸媽),物理上佔空間的東西減少,很配合家居無多餘一物的概念。

陳卓賢 莫文蔚 星級企業大獎2020
人氣 TRENDING
王力宏 梅艷芳 李靚蕾 姜濤 MIRROR ERROR 張家朗 香港小姐 聲夢傳奇 炎明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