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下流行「斷捨離」,淘汰沒有必要的身外物,留下最精簡的生活必須,是一種優雅的生活方式。可惜我慾求太多,嗜好亦多,加上家裏幼小需求甚大,對於物質,暫時只能抱寧枉勿縱的態度。然而我相信,到子女長大後,沒有「戒備」需要時,要我捨棄身外物,應該是沒有什麼難度的。
有關捨棄,最關鍵的迷思,一定是「價值」:「我買呢部機嗰陣好貴㗎!」「呢件衫嗰年真係好興!」一件我們擁有的東西是否值得留低,往往取決於購買時的成本,而不是「現在的成本」。基本上一件過氣的名牌大衣,佔的空間是成本,維護也是成本,與其說是資產,不如說是「負資產」。捐了也好,賣了也好,棄掉也好,總比乾放着強。
這是斷捨離的 level 1,往上還有 level 99,衣服、生活用品、汽車以外,我們一生還有太多無形的「投資」。很多人「投資」了一段感情,即使感情已經變質變壞,也會因為過去的「成本」,死抱着不放。太多人不能理解,過去的已經過去,真正的「成本」在當下,繼續投資的感情、青春、事業、家庭,才是要考慮的東西。
愛情如是、工作如是、生意如是,有時,失望是一劑強心針,令你更堅定一些潛在的想法,去轉向、去割捨。學會面對失望,我們才可以避免更多的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