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國亮看到亞視拖欠薪金,別有一番感受,他自言在電視行業半個世紀,有資格說點話,兩年前替亞視主持一百集《亞視百人》,有一段匪夷所思的經歷,亦可側觀亞視的致命傷。
三年前王征接觸甘國亮,最初他對王征評價不低。「王征是個商業奇才,當年國家領導人都讚,如果他沒有搞電視的話。為什麼我們有合作?因為我看到,既然國內五大企業動輒以過億注資來撐他,而且他的口號是要辦一個亞洲的CNBC(財經新聞台),我認為得,我有成績給人看,我曾經改寫長和系的命書,李先生(李嘉誠)有百幾樣生意,點解新城電台淪為四奶?我告訴李先生,因為電台廣播巿場太細,所以要轉型,以長和集團的威望,就算認第二,沒有人認第一,所以我成立了財經台,結果真的改變了新城命運和定位,十幾年來只此一家,守業到今天,算是一個成功的品牌。王征接觸我時,我只對CNBC台有興趣,我有本事製造一個生命,也可以為亞視改寫命書,CNBC台絕對是可為的生意,他說:『需時。』王征覺得不是講咁易,是好大好大的方案,要準備完善才做,我不介意等,指日可待。」
等待期間,王征建議甘國亮主持訪談節目《亞視百人》,訪問曾與亞視合作的台前幕後人物,甘國亮答應,但提出兩個條件,第一是「見到錢才做」,即是每個月收到應得報酬才開工,第二是讓甘國亮自行找廣告收入自給自足,以他的人際網絡,他有把握做到,王征還答應找時任執行董事的盛品儒幫手。
之後,荒誕奇怪的事情陸續出現。「我難得約了吳彥祖,他十二月廿二日回港,願意廿五號聖誕節同我拍一集,book好廠和人手,竟然上方落一個聖旨,說他沒有和亞視工作過,不准拍,你係咪O嘴?」
盛品儒三次失約
另一件事更荒誕。「節目快要播出,廣告贊助方面毫無寸進,點算呀?」甘國亮詢問好友、時任太子珠寶鐘錶執董朱繼陶(現時已為榮譽顧問),對方替他想法子,打聽一下頭五集嘉賓名字,有吳君如、葉德嫻、任達華、黃偉文、陶傑,很有吸引力,答應給頭五集贊助,更令甘國亮感動的是,朱繼陶幫他度橋,五位嘉賓剪成十集,他願意為頭十集買廣告。「我真係醜,要人救你。更醜的事後來才發生,朱先生建議約盛品儒出來吃飯,盛品儒兩次失約,完全不明白,朱先生說即場俾支票都得。第三次,早上十時,盛品儒秘書打來說他飛了去北京,直情嚇到呆咗。」
到此,甘國亮對亞視高層的工作態度只能用四個字去形容:「匪夷所思」。「這就是這個機構的詛咒,什麼事都會發生,否則怎會冇糧出?點搵錢呀?」
頭十集《亞視百人》有贊助,之後九十集就沒了。「我朋友王士維說他看電視時標冷汗,全個地球未見過一個電視台這樣,一味得『良心』。」
亞視廣告部是怎樣的呢?甘國亮又有另一個親身經歷。「我不是有心刻薄,有一日在亞視飯堂,一個很像拖地阿嬸的人走過來說:『甘先生,我做亞視睇樓的sales,可否介紹客人給我?』是奇景。」
唯一慶幸的是,他開出的條件「見到錢才做」,亞視做到,每個月初自動轉帳收到酬勞。「過去十年,我可能是唯一在亞洲電視拿足人工,而且是拿到錢才做,我聽不到第二個名字。」
至於跟王征談過的CNBC大計,一百集《亞視百人》已出街,也過了一段時間,毫無聲氣,甘國亮心知是什麼回事了。「我們沒有交惡,王征說完成了歷史任務,好囉,用了二十億,請問那二十億做了什麼?」
亞視一開始就吃虧
甘國亮七十年代開始在無綫做創作,後來轉為行政,與麗的或亞視交過手,又到過衞星電視和新城電台,在傳媒行業觀察這數十年的亞視,他得出一個結論:「是一個魔咒,個個老闆都唔信鏡,以為自己與別不同,投資金錢,個個都流乾血而離去,有誰例外?」
他認為亞視的致命傷是建立不到長期穩定、貫徹的收視,廣告商不會看一晚或一個節目打贏無綫,商界落廣告,通常提早決定,他們要確定電視台在廣告播出時仍有固定收視。「愈早知愈好,廣告商也要為財政預算計數。」無論是《大地恩情》、《今日睇真D》或《百萬富翁》報捷,亞視的收視佳績都沒有延續下去,無綫總有方法(如製作同類節目)收復失地。
從歷史角度看,香港先有收費的麗的映聲,六七年政府發出第一個使用大氣電波的免費電視台牌照給無綫,六年後,發出第二個免費牌給麗的(亞視),已難改一台獨大的形勢。「太遲了,所有好的發射站已被TVB用了,當時很多人說麗的收得朦些,發射站令亞視一開始就吃虧。看電視不是人生最高目標,大多數人寧選穩陣的電視台,這就是慣性收視,我做電視台時常說『餐餐開飯』,就是這麼簡單,觀眾和廣告商都不想賭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