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地鐵貫通之後,舊居附近來個翻天變遷,急劇洶湧,瞬間極難適應。高街,本是一條極平民化的街道,與再上一條馬路般咸道有着極大分別,般咸道一直都是中高尚住宅區,走下一條高街,馬上會出現街坊感覺,人氣徒增。今日高街已不像高街,只是西移的蘭桂坊,從前的街坊食肆餘下無幾,湧進來是西餐館、酒吧,各國食祭紛陳,短短一條高街加正街小部分,就有四家賣酒的酒舖,每至周末,鬼多過人。
隨着蘭桂坊文化進入,高街立時變天,隨着業主瘋狂加租,傳統食肆執吓一間,執吓又一間,可以撐得住的只有潮州魚蛋粉。一間歷史悠久的港式西餐廳,一家我們叫做旋轉餐廳的港式茶餐廳,茶餐廳是家地舖,何來旋轉呢?這茶餐廳當然是不能轉動,但他們使用碗碟都是會轉動的,因為這餐廳所使用器具都是塑膠,普通塑膠加熱就會變形,上餐時送來的牛河、炒飯,碟碟都會團團轉,旋轉餐廳由此命名,經濟、抵食、好食,非常非常街坊,所以常幫襯。
高街不算是短小街道,但最活躍一段只在東邊街與西邊街之間。奇怪這段短短的街道有很多著名人士居住過,如女作家緣騎士、前《南華早報》著名攝影師陳橋、周慧敏、《明周》前總編輯龍景昌、翁午、王寶珍、黃淑儀先生徐景清醫生、模特兒梁舜儀、方剛……高街更出名的是高街神經病院,雖然這漂亮建築物只剩前面一堵牆,卻是香港著名景點,好多發神經要結婚的青年男女,愛在這裏拍婚紗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