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聞有兩個香港大學生在前宗主國發表驚人言論,主張重啟南京條約。不少有識之士連忙予以怒斥,咬碎牙齦。然而遵從認真你就輸了定律,乾脆再倡議重啟馬關條約、望廈條約和繼續庚子賠款,甚至復刻租界,豈不更熱鬧喧嘩?
童年時聽過一句順口溜:「大頭綠衣,追人唔到吹BB」。所謂重啟南京條約,實與「吹BB」行徑無異。有時面對一個進擊中的大隻佬,打又打不過,攔又攔不住,除了扮扮鬼臉,吹吹BB,實在真的顯然沒有什麼辦法。
近代史上最悲壯的一次吹BB行徑,要算上葉名琛。二次鴉片戰爭,英兵進城,葉名琛官拜廣東總督,立成俘虜,英兵把他挾持,運到加爾各答,裝進籠子供人圍觀。好歹是個大清疆臣,葉名琛在「不戰不降不走」三原則下扮蟹已經夠樣衰了,還不做點什麼實在有辱國體,於是他吹了人生中最悲壯也是最後一次的BB,他宣稱從此不吃洋粟,換句話講就是不吃敵人按人道精神提供的伙食,亦即如今流行的絕食。
想起來也夠悲壯的,葉名琛那會兒不會有大夫時刻在旁為他量血糖,也無能量飲料佐肚,可他沒有辱命,硬生生就此絕食殉國。英夷不會因為葉的壯舉而不輸入鴉片,那麼他的死豈不是輕於鴻毛?
但他畢竟吹完了人生最後一次BB,吹了就是吹了,千古艱難唯一死,既是一部鬧劇;也是一部悲劇,更是一部中國近代史。
所謂重啟南京條約走的還是葉名琛的老路,但我們相形幸運,不用罷食洋粟,一邊吃着英夷招牌菜魚與薯條,一邊重啟南京條約,你吹乎?
悲壯之為悲壯,就像列尼史葛在《Blade Runner》裏的那句:All those moments will be lost in time, like tears… in rain.是雨水還是淚水?那就不必深究了。